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片被废的稿:卡丁车

(2012-12-25 13:22:50)
标签:

杂谈

稿子不是什么好稿子,不过闲极无聊,开始介绍项目罢了。但是采的很辛苦,去了3个车馆,大周末凄风苦雨和小朋友跑到四元桥去。窝火的是,由于编辑业务水平有限,见报效果简直不堪入目。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却兴致勃勃的烤了一块蛋糕,鉴赏能力低下的老公蘸着酱油吃了,还逢人便说这蛋糕怎么这么难吃。
所以。有时候我也只能“除了脏话无话可说”啊。
此处原文贴,感谢张天龙同学的帮助。大家对开车有兴趣的,不妨去试试。做项目介绍,很容易变成广告文。但我没收车场一分钱,纯是对方配合采访而已。过去这些年,将卡丁车纯粹作为项目来介绍的稿子不多。我只是作为一个写稿的人,希望把一项有发展的休闲体育活动正确解读给受众,化解误区,这样才能让读者作出判断和选择。

 

 

兴隆卡丁车场位于东五环内的兴隆公园。尽管昨天是工作日,仍有不少“发烧友”来此一展身手。几辆赛车风驰电掣,呼啸而过,超车、漂移等刺激场面不时上演。引擎的巨大轰鸣,令人联想起“世界三大赛事”之一、赛车运动最高殿堂——F1。这项被称为“F1基础”的运动,近年正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一项快速兴起的体育休闲活动。而对于怀抱赛车情结甚至车手梦的普通百姓来说,卡丁车足以令其梦想成真。

卡丁热潮初成型

    说起卡丁车,很多人会想到网络游戏“跑跑卡丁车”。现实中的卡丁车,是一种最原始、最纯粹的赛车运动。中国最早的卡丁车场1985年出现在深圳,北京则于10年后有了首家车场。2000年前后,京城不同规模的车场曾多达18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几乎全部夭折。

    目前,北京拥有正规车场5家以上,其中3家位于五环内。兴隆卡丁车俱乐部作为城区惟一室外车场,使用柏油路面,800余米的赛道能“跑起来”,驾驶感觉更接近专业赛车。2007年成立的“优速”有两家分店,位于四元桥的柏油赛道抓地力强,更提倡竞技性;劲松馆则使用水泥赛道,过弯时漂移感更强,更具娱乐性。此外,位于蟹岛度假村内的胜道博岳车馆,拥有亚洲最大室内赛道,潮白河畔的新港赛车场则专业性更强。

    据几家车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卡丁车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越来越多青年走进车场,或将子女送来学车。许多企业还把卡丁车作为团建项目,以互动、竞技的方式提高团队凝聚力。每家车场都有自发组织的车队,并不定期举行业余比赛。据优速四元桥店运营经理陈亚军介绍,该品牌活跃会员已超过2000人,月发车量在9000次左右。兴隆卡丁车俱乐部车场运营总监郭建军则称,室外车场虽分淡旺季,但夏天晚上也时常爆满。

安全不贵很亲民

采访中,几位车场负责人均直言,公众对于卡丁车的认识存在误区,了解有限。作为方程式赛车的初级形式,卡丁车既不昂贵,也不危险,甚至很“亲民”。

赛车“烧钱”众所周知,但卡丁车作为休闲运动,并不比滑雪、泡吧花费高。以优速劲松馆为例,标准价为1106分钟,且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看似性价比低,实际上驾车很累,消耗很大。”优速市场总监邱垚解释道,对于业余车手来说,6分钟已接近体能极限。兴隆车场定价则更为丰富、人性化,每种车型都有单圈体验价,最便宜的20块钱就能跑上一圈。

F1是最危险的运动之一,但娱乐型卡丁车却很安全。底盘离地4公分,令车在高速过弯及碰撞时不易侧翻;车身装有防撞架和四点安全带,排气管有防烫罩;车场会为客人免费提供头盔、手套,女士用的发套等装备;赛道两侧设有类似于F1的防撞轮胎墙。每家车场都贴有详尽的驾驶规章、安全须知,工作人员也会为初学者细致讲解驾驶技巧和注意事项:左脚刹车,右脚油门;方向盘不带助力,没有转向偏差,虽然很重但非常灵敏,不要打动太多;行驶速度感很强,初驾时要缓踩油门……

而对于自认没有驾车天赋,以为卡丁车门槛很高的人,邱垚也有话说,“卡丁车很好学。就像在KTV圆歌星梦一样,只要你有足够的热情,就可以来尝试。”

休闲健身益处多

卡丁车的魅力究竟在哪?首先自然是“速度与激情”的快感体验。娱乐型卡丁车平均时速在50公里左右,但由于底盘低,会给驾驶者带来23倍的速度感,视觉冲击力很大。由于驾驶重心低,过弯时强大的离心力会让“甩”的感觉更明显,即是众多爱车人追求的漂移。

卡丁车虽不像跑步、打球肢体活动剧烈,但也颇具健身、减肥功效,尤其对上肢力量有益。许多人首次尝试后全身肌肉酸痛,感觉驾车时“浑身较劲”。开卡丁车不仅训练四肢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大脑反应速度,对日常驾车上路也有帮助。“面对突发情况时反应更快,能避免一些事故。比如紧急出现障碍物时,多数人会下意识地踩刹车,但常开卡丁车的人第一反应是躲避。”邱垚说。

此外,卡丁车还有助于玩家树立合理竞争意识,培养超越自我的品质。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项有益身心的课余活动。个性腼腆的卢嘉义今年10岁,已有一年车龄。每周都带儿子到优速车馆练车的卢程说,孩子自从玩上卡丁车后,不仅身体更好、脑子更灵,胆子也大多了,奋进争先的意识也更强。据陈亚军介绍,随着中国赛车运动发展、家长观念转变,近两年玩卡丁车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中国卡丁车如果发展得早,相信能走出更多优秀车手。现在条件、观念都在快速发展,希望有天赋、有梦想的少年车手不要再错过机会。”本报记者 王笑笑 实习生 王运

 

(配稿)专业车手的摇篮

    日前,上海赛车手马青骅签约HRT车队,成为中国首位F1正式车手(博主注:发稿时HRT还没破产……)。鲜为人知的是,马青骅少年时曾多次获得全国卡丁车赛同年龄段冠军,是从卡丁车场走出的专业车手。

    卡丁车不仅是一项新鲜、刺激的娱乐休闲运动,更是专业车手的摇篮。同马青骅一样,舒马赫、哈基宁、塞纳等多数国外知名车手,都是跑卡丁车“起家”的。即便已在F1扬名立万,他们仍踊跃参与卡丁车比赛及活动,甚至将卡丁车作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舒马赫就曾说:“我最喜欢玩卡丁车。”

    作为赛车运动的根基,卡丁车的驾驶技巧与高级别赛车相通。据邱垚介绍,卡丁车可以培养车手最基础的驾驶意识,“赛车不是比谁快、谁的油门大,更多的是看走线和刹车。怎样操控赛车以最佳路线通过赛道,何时踩刹车、踩多少,都非常讲究。此外,在高速行驶中,心态亦是决胜关键。这些卡丁车都能练到。”目前,优速、兴隆都已有数位车友走上专业道路,在全国各类赛车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个别小车手已开始赴国外参赛,有望成为下一位“马青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电影(下)
后一篇:20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