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剩下的1234

(2011-01-03 14:47:21)
标签:

杂谈

博客里呈现的思考,依然缺乏时效性。一方面有意模糊时间概念,另一方面,第一时间总是没空写。反正作为记录,无需赶时间或随潮流。即使热点或最澎湃的情绪已经过去,也无大碍。

胡思乱想为我之所长。那么2011,要继续发扬。

 

1,

独唱团夭折后,我在想,以其首册的尺度,如果不是韩寒在做,或许能够得以保留。韩寒——目标太大,“前科”太多,立意太鲜明,煽动性太强。其名望之大,确是有极大影响力,却是一把双刃剑。就像普通人的不规范行为、家庭丑事,若落在明星或公众人物头上,便会被无限放大。韩寒做事必定太打眼,自然被高度重视,谨慎处理。正如他自己在博客中所说:我在明处,你在暗处。

或许他促成类似事件时,应以“幕后黑手”身份操盘更妥帖,台前则放之一不痛不痒的文化界小公众人物。哪怕以私人关系为由多多推荐,并花费更多人力财力在宣传上。至少不会被格外注意,即使注意到了,或许人家也懒得理你。毕竟最终目的还是独唱团,而不是韩寒的或以韩寒为首的团队的独唱团。

 

2, 

看了柔软。并不像传闻中那样过火,因措辞很学术,加之我长期奔放(不好意思,还是要反复强调这一点),故并无淫秽之感。也不像某人所言“充满了小资白领的无病呻吟”,我想他会那样认为,是因他并没“病”过。再说,作为公演戏剧,情节和台词哗众取宠也不稀奇,我倒觉得这部戏哗的很巧妙。

不怪曾有数人说我像廖,连自己也有同感。尽管她并不一定真是那“悲观主义的花朵”,却几乎每部作品、看过的访谈和讲座,都引发了我的极大共鸣。柔软的女主角,严肃,放荡,不屑,脆弱,绝望,又不甘……活脱是我的复刻。诸多观点与感悟亦是与我相差无几,那段对爱的解释,根本与我此前所写如出一辙。这些令我略感吃惊,并将这样一部悲剧从头看到尾,没有哭也几乎没有笑。看别人的戏,感动悲伤欣慰喜悦,是因置身事外在先,才有入戏、体验一说;但看自己的戏,会不自觉板起脸,下意识的绷着,内心里觉得关乎尊严。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理解,且他对身为男人并不厌倦。

那个二椅子,很有梁龙范儿。第一次到保利看戏,功能强大的大剧场显然更能把孟导注重的“形式”发挥到极致。

 

3, 

某天田协发布会,谈及下一阶段市场开发计划,相关领导曰之:主线有两条,一是以刘翔为主的运动员、国家队,二是以跑步为主的大众健身领域。我写稿时着重强调了后者,标题做成“田协市场开发注重群体”。见报时编辑却将新闻点放在第一条线,标题改为“刘翔仍是田协招商招牌”。

我当然知道刘翔做新闻点更吸引眼球,但你不能只以追随潮流、吸引眼球为判断准则。你说搞体育要转变观念,体育报道难道不该转变观念么?一边指责相关部门看重金牌,无视全民体育,一边在报道中过分强调竞技、明星,你的引导责任何在?连一篇400字的关系稿也要跟风,也要讨好,当自己说话是放屁么。

后来我进一步思考全民健身报道,或许应与竞技体育报道割离。就像此前说的管理部门划分构想一样,群体报道可以纳入其他采编部门。本报目前隔周有一块健身版,但好像做得并不好。

 

4,

报社有个实习生,能力很一般,但态度很积极,也很乖巧。在日报实习留不下,一般情况下干活也指望不上实习生,我觉得他们也就是学学东西。因此我带实习生一贯是手把手的教,倾力传授并不丰富的业务知识、行业经验和人生感悟。这个女孩,我看她积极,只当是愿意多学东西,便带她较多。稿子几乎每篇都需要我重新写一遍,但还是尽量给她活干,因我知做这行实践远远大于理论。几个月来进步甚微,我也没觉辜负或浪费什么。

年末她突然发来短信,说听见在统计外部稿费,“不知我写的稿子能不能开稿费?”我小吃了一惊,因我实习时一心求学,从未想过要稿费。且她若看了见报的稿,应知她对那些报道的贡献并不大,怎好意思开口要钱?我回电向她说明:哪些稿子可以开稿费,哪些形式刊发的不能开。并让她注意,登记时不要把跟其他记者做的稿子也写到我名下,因稿费是记者开给作者的,从该记者奖金中扣除。朝朝后来听我谈及此事,说,若懂点事的孩子,真不该要这钱了。

我并非舍不得给她开这几百块钱,只是略感失望。我想她可能是等钱急用,或家境贫寒。

同期实习的,还有个男生。能力也是一般,不在业务上下功夫,却学会了请客送礼。原本并不知觉,只当是跟我亲近或感激,此前不少实习生也对我很好。后来才慢慢发现,是想让我多带、多教他,并在找工作上给他使点劲。感到恶心,好在礼物只收了一次,饭也不曾应约。我想对他说,活干得好自会有人用你,可你却连报纸都不曾翻过几篇。但没说出口。

只是一些个例,我不想因此指责某一年龄段的孩子。但不可否认,他们中的某些人确实在展现不积极的东西。其实每代人都一样,我只希望心术不正的比例不要越年轻越高,这样国家才有希望。

 

就这样。决定今后还是有话及时说。照片的话,没有文字可更新的时候插空贴,3月前贴完就O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广告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