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云为城市唱民谣

标签:
杂谈 |
再次申明,这都是去年的,非常没有时效性的事情。
我特想做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砸不扁、踩不烂、蒸不透的文艺女青年,可是我也得吃饭。今儿看了一25岁大姐的博客,非常自豪的自诩为“北京文艺女青年”。我一看真是太牛逼啦,简直成标杆了都。赤裸裸的炫耀实在令我嫉妒的咬牙切齿。2009年文化艺术活动清单:读了92本书,旅行11次,还有5部电影19部话剧11场演出10次展览讲座等活动21次行走拍摄古……这是什么概念啊。
我请问您是靠喘气吃饭挣钱的么?
我也想这么干我也想这么活多痛快啊,可是——
毕业前我的志向是30岁之前看两万部电影,但现在我有150多张碟压在箱子里,五六年了没时间看;我已经有一柜子的书而且还在不停的买,但只有上厕所时才能翻两页;极度感兴趣的话剧才能使我偶尔痛下决心去买票,因为7、8点钟依然是我的工作时间,编辑可能因为缺头条在这时突然给我打电话;我最疯狂和义无反顾的是看演出,但在愚公移山接杨主任电话的经历实在不堪回首——他向我核实稿子中的人名是否正确,我看到来电号码便没命的往洗手间跑,气喘吁吁的按下接听键,可他还是听见了音乐声,他质问我又在哪呢,我说外面,他怒吼道你要是不想干就干脆滚蛋。
我不明白,当时已经晚上11点多了,我交完稿子就不能有点业余娱乐?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因为我确实没什么文艺修养,我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积累,一头扎在工作里时时不得翻身。每当看到赵赵啊洁尘啊她们在博客里写又看了什么电影什么书,我就很羡慕。人家这是工作,拿钱。
而我,在做文艺青年有钱挣之前,仍旧只能继续并有可能永远是一名伪文艺青年了。
http://s6/bmiddle/4a19292at7d06c981e615&690
先补一张老谢演出那天的照片。这是山人在暖场,后来光顾着玩了,没拍。
http://s3/bmiddle/4a19292at7d06cb0a31c2&690
不知不觉竟已是第4次看郝云了,照例的建外大街开场,随后就是北京。他给城市唱民谣,我给小樱打手机。快乐也忧愁,时间无尽头,不要一再迁就,岁月化乌有。曾经在幻想里远离紫禁故土扎根异乡,虽是未及成行便改悔了,这样的歌如今听来却仍颇为唏嘘,从未放开的手不禁握的更紧。想到电话那端放弃北京回到家乡的红颜,更是百感交集。于是才第2首,便先落泪了。
两位嘉宾——唱歌时从未间断扭胯的安琥,还有老狼。同桌的你又湿了我的眼睛。第3次眼泪是规定动作,回到那一天,没有一次不触动。
郝云并不帅,但是很有范儿。这个骄傲的歌者,依旧变换着极具感染力的笑容,在这个谈起理想不他妈脸红的城市,唱着有关北京、有关理想、有关北京的理想。他问你舍不舍得这无聊的工作,还记得快乐是什么颜色的?他说他想要四大皆空,还想要大闹天宫。作为一位杰出的卖艺小青年,他说他知道飞得太低会撞南墙,“但我想好了,只要撞不死我,我就还要继续歌唱”。可是我,只有24岁,却已过于关注水中的倒影,忘记了怎么抬头。
天天曲项向天歌的郝云,他并不帅,却让我佩服。
郝云不是新锐民谣,他是线条儿口中“比较好听的流行歌曲”,我觉得这个定位挺准确。姑娘们来听“郝云哥哥”唱歌,不遗余力的逗贫。我只有在音乐中舞动,那么愉快。前面一哥们由衷的感叹,“真他妈好听,我操!”好听,这是音乐最基本也是最广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