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
(2009-08-14 01:56:23)
标签:
杂谈 |
最近比较忙。今天晚上12点多回家,又吐了。
这是前一阵写的。
难得走进影院看公映的影片,要不是因为有优惠券,也不会安排这种活动。选片时颇费了些思量,怕是剧情片太沉重,为了放松心情不如选喜剧。但听说窃听确是好片子,不由得还是想要鉴定一番。结果片子果然是值得一看,但心中难受了不止一两天。大概因为太久不看令人难受的片子了,心理承受力有所退化。
从炒股票的婆婆跳楼开始就有些恐惧,随后是古天乐一家惨死,吴彦祖死状恐怖的尸体,直至最终古天乐载着仇人驱车投河大仇得报,杀死了不少细胞,尤其最后一个情节。走出影院,脑海中还纠结着古天乐人工支架的小臂和小腿,以及他家人一个个被蒙上白布单,吴彦祖瞪大的双眼、颈上的勒痕,等等。
尽管最终是报了仇,但我依旧将其定位为悲剧。大团圆结局俗是俗,不过好在有亲和力。后来想起古天乐反正患了肝癌,早晚也是一死,这才宽心了些。
我觉得吴彦祖是最帅的,不想却是3位主角中最无碍剧情的角色,关键中的最不关键。犯下的错,他只是推波助澜;最高矛盾的化解竟也与他毫无关系——彼时他已经死了一年。从头至尾他都不是推进叙事的主导者和决策人,惟一重要的举动是删掉对话记录。在个人的矛盾分支中,他也是最简化的一个,不像刘青云和古天乐那样层层叠叠的。
另一感觉是,本片的人物塑造立体、饱满,尤其古天乐和吴彦祖二人。一边是特工的潇洒气质、令人叹服的专业水平,一边是炒股时的紧张与贪婪,丑态尽现,还有友人相处时的率性可爱、犯罪时的怯懦惊恐。谁都知道这个年代标准化的大英雄已经不吃香了,虽然已成普遍做法,但也做得十分到位。
作为犯罪/剧情片,本片线索设置可算完美,基本没有出现漏洞,找不出多余的人物和线索,或者没有破解的谜题。吹毛求疵的话,刘青云收买保镖阿成的那1500万从何而来没有交代。我想如果处理成古天乐和吴彦祖炒股挣得应该比较妥当,也可能编剧本身就是这个意思,只是忘了说清楚。这些钱是两人明知不可而为之,用来结婚和留作遗产的钱,最终未换得幸福婚姻、爱人和岳父的笑颜,未换得家人宽裕富足的生活、孩子健康成长,反倒令自己丧生、全家惨死。钱无处可花,最终全部成为报仇雪恨的重要工具,惹人深思。
此外还有一大不满,就是表现股票疯涨时运用的叠画太土了。
刘青云批评古天乐说,错的事敢做,对的反而不敢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切忌明知故犯,走错一步便很可能身不由己的一错再错,随之而来的发展和结局都将不可左右,无以挽回。当面对那些明知是错的事,即使再大诱惑,也要谨慎和重视,不可存有侥幸心理。回想自己这20几年,也做了无数错事,如今看来所幸未曾有何严重后果。至少没使得他人坠楼,至亲遇害,也没令自己死不瞑目,抑或悔恨终身。
克制始终还是人生最大的课题。
此外还有一点感触,是刘青云在医院痛哭那一幕。现代人总说崩溃,但与他彼时的心理状况相比,大多数遭遇都算不了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崩溃。如果是我突然面临这一切,恐怕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而他还要压抑着极端的情绪,向上司说一个充满责任感的谎言。我想我永远都需要锻炼,因为与命运的安排相比,我实在太脆弱了,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