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以及内容琐碎的照片

标签:
杂谈 |
从一睁眼就为没稿子不安。某中心主任的采访至今没约到,下队的事也不靠谱。上网看看,天下太平。无比焦虑,浑身不适。这两天,持续的仍在呕吐。
压力就是,以前没事可以不写,现在我和另一个同事每天要保证头条。而且由于领导分工不均,我俩基本上包了整个版面。
终于看到姚明收购上海男篮的新闻,松一口气,开工。谁说姚明是国内体育媒体的生命线来着?真他妈精辟。
一边写稿一边想,幸亏没出去瞎跑,不然又和上次一样。
某日早起,赶出来网球和田径的稿子,下午赶到总局采访游泳队公开课。其实知道游泳没什么热点,但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来采访总比憋在屋里上网编新闻强。到馆门口接到领导电话,说弄姚明确定手术的事情吧,游泳那边别管了,没什么重要的。于是我还没来得及在队员面前晃一下就回家了,来回路程两个多小时。两个同事此时都很空闲,却一定要把我从大老远拉回来,就因为那是我多的不合理的项目。
我承认我爱抱怨,我就是觉得不公平。如果今天又自己找活出去跑,恐怕又会这样。
前晚,一个人同时盯两个项目的3场比赛,数篇稿子插着写。温网决赛打了4小时16分钟,我预写了两篇不同结果的稿子,随时改动。神经紧绷了4个半小时,几乎崩溃。交稿时距离清样时间只剩半个小时。收工后头皮发麻,浑身无力,半天缓不过来。
还有一次写稿写的昏天黑地,第二天见报版上除了一条400字关系稿其他都署着我编号。
凡此类事不一而足。回想起06年8月实习前,介绍我去实习的阿姨说,你多看看XX、XX和XX的稿子,他们是主任的主力记者。现在他们已都不再并肩作战,而我成了当之无愧的主力,但我一点也没觉得自豪。
与此同时,部门的一个老编辑8月将去罗马跑游泳世锦赛。其实就是公款旅游,到时候说不定稿子还要我在后方给他编。
晶晶说,有人忙,就会有人闲。这是说的很对的。
照片陆续贴。先来一些无主题内容,零碎的。
奥运会后首家奥运特许商品零售店在鸟巢开业。与此前相比,增加了不少新品种。
顾客很多。曾经我还纳闷,奥运商品停售后,没卖完的怎么办。原来还是会再卖的……
如今的鸟巢变成了景点,就像所有景点一样,游客们都喜气洋洋。
五一期间,南锣鼓巷。曾经我有一双这样的鞋,下细雨穿着在院里晃,找江南女子的感觉,鞋底湿透了,晾干之后长出了霉点。
在她们眼里,这与大熊猫或者没什么区别。
南锣鼓巷里不是每个人都很豆瓣,比如我,还有他们。
文宇奶酪是招牌,顺便附赠排队体验。
我觉得他们不是为了吃文宇奶酪,而是为了吃排队买来的文宇奶酪。这话好孟京辉啊。
传统不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创造和积累,提高和丰富。因此传统与创新并不对立,而是和谐共生的。
这样的车还用上锁吗?
宝贝,为了我的健康,你能每周来一次北京吗?
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创新,不断提高。
救命的药,和杀人的毒没有区别。
到医院看病,独自坐在座椅上,看别人卿卿我我。
姥姥给我买的玩具车,特意让爸爸从保定带回来。老人们很有意思,她会觉得你即使24岁了,也还是那个玩玩具车的小孩子。不过这辆车还真的是很好玩。
别人的婚纱照。只有别人的才会令人羡慕,这是个悖论。
心血来潮买的帽子,后来不想要了,交给我无比强大的妈,成功退掉。
整理名片,手中是要扔掉的。很多重要的人,却根本没留名片。
那一夜我们搞音乐。演员及创作组谢幕,惟一背对观众席的,是老谢。
妹妹送的生日礼物,手机袋和手机链。擦手机的小方包简直太好用了。
生日宴,着实撑的我失去意识了。
生日礼物集合。今年生日很低调,就只有几个人送礼物了。
线条儿送的电脑包,相当符合我的风格。
线条儿的同学送的表。妹妹送的戒指、手链和项链。佳送的项链。都很喜欢。还有宝贝给买的钥匙链,逛街看到点名要的,不算生日礼物。像摇色子一样的选择亲热行为,适合情侣间增加情趣的小工具。
线条儿送的衣服和猪。猪会打呼噜,打的时候耳朵、嘴和肚子都会动,我爸特喜欢,抱着玩了半天。
手机照片。不识字的人们。
捡了一个玩具小手枪,弄了半天不会玩,扔了。
好身材的姐姐一枚。
老帅哥一枚。
看上一条裙子,就因为上面的小黑猫。幸亏没买,后来看见好多老阿姨穿。
北京天。手机拍成这样已经很欣慰了。
正午没阳光。
线条儿做冰激凌。
不认识的人也要一起合影,这世界疯了。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