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标签:
杂谈 |
我的故乡在宣武区,虽然没住过胡同四合院,却是个土生土长的南城人。宣武区民风淳朴,娱乐产业落后。
某日小学60周年校庆,应邀返回。小学离旧居不远,中间隔了一所幼儿园(我就读的幼儿园),大约几百米路程。曾经有一次忘记带美术用具,课间操后跑回家拿,再跑回教室,坐在课桌前,刚好打上课铃。
小学斜对面的宣武公园,是童年的主要娱乐场所,学校很多活动也在这里办。
总之人生的前12年,我几乎没有离开这条叫做槐柏树的街道。
回校并没有签到,低调也好装逼也好,反正觉得没必要。只是为了回去看看,而非需要让谁知道。不过还是在校友签名的横幅上写下小小的名字。
据传我们学校还是比较牛的,现在入学赞助费也不少。
小学同学,十几年来一直很亲密。这个游泳池是我们上学时翻修启用的,如今我们学校居然成了游泳强校。
学校自封为希望的摇篮,呵呵。
小朋友们画的画。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美术细胞,字也写得超级丑。字如其人嘛。
好歹留个影吧。和许多老师拍了照,但是很丑,顾及个人形象就不贴这了。
我俩原来都是田径队主力。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
校友自助餐,相当丰盛。小餐盘令人怀念。说明一下我不是左撇子,只是右手在照相而已。
熟悉的食堂,没吃到熟悉的包子和西红柿炒鸡蛋。忽略失败的发型。
签到才有的帽子,借来戴一下。
爱云老师女儿做的头饰。当年教我们时还是小青年的爱云老师,孩子已经在学校读书,和我们成为校友了。不过爱云老师依然很帅。
宣武公园,我们都是叫它宣武公园的。这个牌匾应该是修葺过吧。
一进门的假山和水池不见了,我就有点认不出了。
曾经我也在这条林荫路上跑过,还拿了年级第4名。
喜欢这阳光的照耀,低劣的都会变美好。
现在公园里有好多野猫。以前没有。
躲在我下面不出来,呃。
找不到童年的路,或者路早就不存在了。
小时候总爬上这假山石,或者把拱门的弧度当做滑梯。静雅园里的山坡上,埋着我们死去的鸡,死去的鸟,死去的童年。
一些民间文艺小团体,慢慢也形成了气候。
小时候从这掉下去过,不过水不深。
我和它们,究竟谁更了解这里。
她们是否还念着当年的歌谣。
茂盛的生长。
公园里的棋牌运动总是很发达。
我也干过这事,还把钱包掉水里了。
一个人晃了几个小时,开心的要死。
小时候总绕着这个亭子逮人,不知道鬼会从左边还是右边出现,紧张的要死。
迟到的与童年挥手作别。(我爱自拍,吼吼吼。)
镜面反射中的,就是校门口。校门对面的这个场所,几经更换,似乎有一阵还是个club之类的。现在闲置。
再熟悉不过的,回家的路。红墙曾经只是破旧的铁栅栏,楼房一层住户种植的扁豆探出来,我就偷偷的摘走几个。每天放学回家路上都偷摘,后来居然炒了一盘菜。
好吧,那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