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时代
(2008-10-28 15:13:16)
标签:
杂谈 |
前辈小祁早在大学时观摩过的纪录片,我到今天才学习。当然碟已经买了很久,在箱子里躺了一年多。我又开始看电影了,这很好。
心潮澎湃,不然还能怎样。
对于中国地下摇滚乐,我的认识浅显而功利。那些我不曾亲身触碰过的生活状态,亦是我承受不起的。我羡慕,同时心生无比巨大的畏惧。我甚至不敢说我能体会那些快乐和苦闷,我知道我没有资格。我没有勇气,没有才华,因此远离那些贫穷困顿,以及更为人称道的执着、顽强和苦中作乐。
余以为,中国地下摇滚乐是不能走到地上的,这无关政府和制度。那些rocker很难认可商业化的外表,“地下”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重大要素。金钱与地位会颠覆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地下”的定义,能保有原有认识的人不在多数。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这听上去很像是自我安慰。
更何况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中国原创摇滚乐缺乏最基本的理论支持。这需要长期艰苦卓绝的研究、认识与成长。此时此刻他们不能支撑自己,很可能在光天化日下腐烂变质,甚或死亡。
阿飞是一个另类,也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模式。先拥有物质基础和社会地位,然后再摇滚。复制崔健的模式——以流行音乐的外表传播摇滚乐,在目前显然难度更大。
当然现在已经不是21世纪最初几年,我知道很多地下摇滚乐队都生存的很好。我没做过什么调查,但很多现象表明至少已经不一样。
“地上的是灰尘,地下的是土壤。”这个认识更坦然平和,也很理性。重点在于后半句。作为地下的,或许可以心甘情愿被踩踏和掩埋,这不仅是命运,更是他们的贡献。关键在于能否滋养出成为火把的树材,而不是想方设法燃烧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摇滚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而不仅仅是音乐或者行为方式。
胡言乱语,我姑且说之,你姑且听之。
近期陷入无尽的怀念(或称为回想更恰当)无法自拔,甚至不能全身心投入现实生活。整天魂不守舍,走在街上撞自行车。像一个将死之人,把时光的影带一卷卷倒回,重播。一切仿佛就是昨天,却切实的远去了,再也无法亲历触碰。
一切都没意思,这就是所谓了无生趣。冰激凌,时装,798,朋友,CD,演出,打篮球……很多东西在脑中一闪而过,却没有足够动力去实践任何一项。我想我应该健康的生活,不浪费时间,早睡早起,读书看碟,运动学习,努力工作。
真是的。真的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