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望大家多关注冰球运动

(2008-01-24 13:06:26)
标签:

体育

体育/竞技

没发的稿,原因是不够吸引眼球。
我心服口服。
贴在这里,希望大家关注冰球运动。
 
访冬运中心冰球部部长——

中国冰球正在“恶性循环”中求生机

    尽管冬运会冰球赛场上比赛打得火热朝天,几乎爆满的观众席也说明了这项运动在齐齐哈尔受欢迎的程度,但竞赛委员会主任于天德的心中并未感到太多喜悦。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冰球部的部长,他更关心的是本次比赛是否能为冰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些什么。“这次冬运会主要是检验冰球后备力量的培养情况,现在看来只能又当成国家队的一个调整期了。”于天德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无奈地说,中国冰球的梯队建设很不理想,人才断档现象过于严重,中国的冰球运动正在“恶性循环”中寻求一线生机。

    本届冬运会共有4支女队和9支男队参加冰球比赛。在日前结束的女冰比赛中,由国家队原班人马上阵的哈尔滨队毫无悬念地夺得冠军;而正在进行的男子比赛也无非是几支老牌劲旅的天下。“新生力量跟不上,比如国家女队,很多队员甚至是从中专体校和社会上硬‘拔’上来的。”说到冰球“后继无人”的情况,于天德一个劲叹气。而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在女队方面尤为明显。起步较早的中国女冰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首次设立女子冰球比赛时,曾获奥运会第四名,当时世界范围内只有美国、加拿大等几支强队。而随着冰球运动的发展、各世界强队的崛起,优势此消彼长之下,中国女冰的“一流”地位已岌岌可危。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取得第七后,2004年中国女冰更是在奥运资格赛最后时刻惨遭瑞士逆转无缘2006年都灵冬奥会。“今年4月的哈尔滨世锦赛必须打进前五,才能拿到2010年奥运资格。”于天德忧心忡忡地说,“但小组对手是世界强队加拿大和俄罗斯,我们的水平又止步不前,能否参加冬奥会前途未卜。”

    这时,赛场里正在训练的男冰队员看见于天德,纷纷向他挥舞球杆打招呼。“男队成绩比较差,训练就更不系统。”于天德边说边向场内挥了挥手,“本来基础就差,年轻的又顶不上,如此恶性循环,实在令人担忧。”

    恶性循环——这个词足以概括中国冰球遭遇的困境。恶性循环不只表现在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也体现在现有队伍的发展上。“冰球作为竞技项目,实战对于水平的提高很重要。而咱们的比赛机会太少,队员们练得再苦,不打比赛也是白练。”据介绍,国外冰球运动员一年能打七八十场比赛,而中国球员一年只能打十几场球。项目发展不好,受重视程度低,限制了球员和球队的数量增长,也就没比赛可打,而比赛少又势必制约项目的发展,这就是中国冰球的“恶性发展”。其中,“钱”是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制约项目发展、导致职业化道路不顺畅的主要原因。“冰球是一项‘烧钱’的运动,仅一套装备就得2万多,更别提训练比赛了。”于天德说,没有比赛就没有市场,收不回成本,自然没人愿意投资搞冰球,这也是恶性循环,“其实有些滑冰俱乐部有人打冰球,但由于项目培养周期长,短期内难有收益,所以老板都不愿投资搞竞技体育。”

    尽管困难重重,但于天德仍旧表现出了对中国冰球“枯木逢春”的信心和决心。“资金方面,我们在尝试走一条地方投资、国家投资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道路。此外,冰协也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突破口。”于天德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冰协和NHL全美职业冰球联赛圣荷赛鲨鱼队合作,引入对方外援参加洲际联赛,也将中国球员送到外国训练、比赛;以及和美国麒麟电视的投资人王嘉廉签订的“中国冰球希望工程”协议书,承诺将有潜力的小球员送往美国念书,以吸引更多家长支持孩子打冰球;冰协还计划在北大、清华、人大等著名高校修建冰场、建立大学队,完善梯队培养模式;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力提高成绩。”望着赛场上驰骋的队员,于天德露出了坚定的笑容,“只有好成绩才能激发群众的民族荣誉感,中国冰球一定要用自己的表现来吸引更多目光!”(本博齐齐哈尔电实习记者黑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