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对人或动物致病机理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
从医学方面讲,人或动物的病理状态常常是由于细胞中化学成份的变化,从而引起功能的紊乱。血液中脂类物质含量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特征之一(如冠心病、血管栓塞引起脑溢血、脑血栓等症状);血红蛋白一级结构的改变可以溶血,如人被毒蛇咬伤后致人于丧命,是由于蛇毒液中含有磷酸二酯酶,使血细胞溶血所致等,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愈来愈多地依赖于生化指标的测定。
2.
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促进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
生化药物是一类采用生化方法化学合成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并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这些药物的特点是来自生物体,基本生化成份即氨基酸、肽、蛋白质、酶与辅酶、多糖(粘多糖类)脂质、核酸及其降解产物。这些物质成分均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理功能,毒副作用极小,药效高而被服用者接受。生化药物在制药行业和医药上占有重要地位。
3.
农业生产的基础研究依赖于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依赖于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农业生产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即光合作用和氮素固定,这是制约农业生产提高的重要因素:①大田作物一般只能利用太阳全年辐射能的0.1%~1%。怎样提高对辐射能利用率和CO2的固定率,涉及光合作用中的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②大气中的氮气占78%,自然界中只有几种微生物能够固定氮气,如果几种主要作物都能利用氮气,那么农业生产的产量就可大幅度地提高。
4.
生化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推动着我国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40%。农产品产量每年以4%幅度增加,而农产品加工附加值很小。德国农产品产值与附加值之比为1︰2.3、美国为1︰1.8、日本1︰2.2,
而我国仅1︰0.5,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较大,大量农产品只作为廉价原料提供给国外,然后再买回别人的产品。
家畜屠宰血、骨头、肉类和蔬菜加工的脚料都可加工成药品或食品添加剂。若农副产品深加工带来的附加值能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一半,不仅可以使农业利税增加2个百分点,而且将帮助大量农民从事高技术含量的劳动。
5.研究新陈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是开发微生物发酵工业的基础
氨基酸、酶(含遗传工程酶)、抗生素、植物生长激素、维生素C等也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手段进行生产。发酵产物的提炼和分离及下游加工技术也必须依赖于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此外,研究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控制对于选育高产优质的菌株﹑筛选最佳发酵理化因子及提高发酵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6.
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
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但也给人类居住的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如三废的处理、水质的净化等。如筛选良好的微生物菌株进行转化,或微生物发酵产物进行对“三废”处理。这些都与生化理论和方法密切相关。此外,还有航空航天事业、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生物化学及由它发展起来的生物化学工程技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