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PX事件,我的所想所为。

标签:
px对二甲苯化学课堂有机化学学以致用 |
分类: 心田半畝 |
Part One——事件思考:
从12年的宁波镇海抵制PX到最近茂名引发网路上似乎是更为广泛的抵制PX,从普通百姓到一些大V的或支持或抵制,心里波动很大。
我承认自己在关于一些信息的获取接受消化传播上也存在一些不够理性的地方。
身为一名老师,高中化学老师,希望我们所传授的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一部分内容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时会被全盘否定的科学知识,不仅仅能为学生多得些分数,更能越来越多地应用道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我看了网友为PX正名的文章,看了人民日报为PX正名的声明,也特地联系了大学毕设实验室里结识的现今依旧还在攻读博士的师兄、看了他两年前为镇海抵制PX事件而查阅文献咨询相关教授写下的日志,更看了不少转发网友的态度。
在有机化学这一块教学内容结束新一块知识内容开始之前,上一堂课,给学生一些学以致用的讯息,让他们知道学了的书本东西其实和生活很近。除了学到东西,也能学到分析时间、厘清思维的方式,希望或多或少能达到一些我的教学目的。
准备:
课前收集了30张A4纸的资料,断断续续准备了两天,死了很多脑细胞,在手机里输入、在电脑上输入、最后在打印出来的ppt上书写。
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学以致用”。
小结:
下面过程文字中蓝色的字在课前设计时都写下来了,但是上课时因为临场发挥紧张什么的,忘记说了。
所以说再怎么充分也不可能与预设的完全一样啊。除非全部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菜鸟我现今的水平做不到啊做不到啊,脱稿都难说啊啊啊啊。
课后梳理小结又花掉了一个半小时。(快给45分钟外要花那么多时间的老师们狂点赞!!!)
我希望,这堂用了28分钟的有机化学结束课,能够在成功演出(我自己认为的哈)后,还能够成功植入哪怕不是全部好歹有个三分之一(我好容易知足啊)学生心中,产生一些正能量的连锁反应。
恩,继续努力。加油加油加油!!!
下面就是28分钟的课程全部(叫了哪些学生说出想法、前后顺序、他们说的话、我说的话都记得好清楚啊快点给我点赞!!!)。
上课前
【ppt·1】(标题)
上课开始:
Tea:本来我们的有机化学告一段落就硬生生地结束了,直接翻页到下一块实验化学的内容。但是最近的一起事件,让我感触很深……
Stu2:马航嘛?
Tea:不是马航。是另外一起几乎引发了大范围网络讨论的事件,给了我灵感,希望能透过这个事件,给我们有机化学的学习来一个比较有质量的Ending。
【ppt·2】(五张图片)



Tea:大家还记得PX嘛?
Stu(多数):不知道。
Stu3:对二甲苯?
Tea:对。苯环对位上两个甲基。2012年10月,我们宁波镇海炼化要引进这个项目,被老百姓抵制,停止了。它在大连遭到抵制,在昆明遭到抵制,似乎变成一个过街老鼠。最近在广东茂名,更是引发了几乎要全国性的网络讨论,有普通网友,有大V。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个截图:
【ppt·3】
人民日报发出的申明,以及你关注的人发表的言论,你还没有点击长微博去了解内容,单纯看到这样的一个画面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做什么?
Stu4(男生,毫不犹豫):点赞啊。
Stu5(女生,慢悠悠):转发。
Stu6(男生,果断):忽略。
Stu7(女生,慢悠悠):转发。
Stu8(男生,慢悠悠):PX能生产很多很多东西,它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应。
(备注:该生很热爱化学,把大学化学书都快翻遍了,我很汗颜很亚历山大的呢。我在问其他学生的时候,他就一直两眼放光很有大发言论的欲望。)
Tea:我听到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说经济好有什么用,我们要的是美好的环境、优质的生活。那么,我们再看下一个,是网友个人写的文章。
【ppt·4】
刚才是官方,现在是个人。当然也有评论说这是官方写手。暂且不管这个问题,看到这个画面,单纯别人转发的文字,你又想到什么?刚才的想法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
Stu9(与周围人说):怎么是水里到处都是对二甲苯呢?应该是对二甲苯里掺了水啊。(笑)
Tea:大家是不是依旧觉得我关注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就直接点赞或者转发?万一不小心你的这个行为产生了蝴蝶效应呢?
网上参与讨论的,像我们这样刚刚学完有机化学的毕竟是少数。那么我们在占优势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回忆,对二甲苯有哪些理化性质?
【ppt·5】

Stu9(边回忆边说明):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有毒。能发生取代、加成反应。
Stu10(立刻):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
Tea(追问1):对苯二甲酸能发生什么反应?
Stu10(立刻):酯化反应。
Tea(追问全班):有没有觉得这个结构很眼熟?我们写过好多遍的有机反应方程式里就有它的身影。
Stu(全班):高聚物。
Tea: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它的理化性质。
【ppt·6】
(先展示第一段文字)
Tea:这是我们所具备的的常规知识,哪怕忘记了,手边有网络,一百度就能够得到的第一段信息。于是,有人很负责人地百度到这段信息,一看,“有毒”、“危险化学品”,马上热血沸腾地加入到抵制浪潮当中去,请问,合适嘛?
我们在学习芳香族化合物的时候,确实一直有提醒,带苯环的物质都有毒。那是不是凡是有毒的就一定是剧毒?我们绝对不能生产分毫或者去接触?它的毒性到底是哪个等级的?
它确实有毒、确实危险,有可能致癌,但是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实验和文献证明它确实是致癌的,当前的指向,认为它的致癌性大约和我们常见的一种物品相类似——咖啡。这样一说,大家有什么想法?
Stu(全班):议论纷纷。
Stu9:再也不喝咖啡了。
Tea:现在受条件限制,依旧时不时有同学泡咖啡提神,使得整个教室一片芬芳,以后大家念大学、工作,有些人可能每天会与咖啡为伍。我们难道因为它可能致癌就排斥它嘛?
我们来看它的具体毒性危害。
(展示第二大段文字)
Tea:长期接触,就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也有个别极端严重的。一般表现有皮肤干燥、呼吸系统损害、眼睛损害,女性月经不调、流产,但不会导致胎儿畸形。这些,其他一些看上去不怎么毒害的也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想所有同学多多少少都见到过装修房屋这种事情,对油漆也不陌生。油漆中就含有很多有毒物质,其中PX就含有20%左右。住在PX工厂附近的人一辈子吸到的PX可能没有家里装修时一个礼拜吸得多。
那么,它的用途、经济效益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ppt·7】
(展示第一段“用途”)
Tea:生成对苯二甲酸。在我们化学习题中很简单,PX加酸性高锰酸钾就可以了。而它又是PET的重要中间体。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用于生成饮料、食用油脂包装,平板显示器基础材料、车用建筑用太阳膜等等,很常见。请同学们书写PET的单体和它本身的结构简式。
Stu1:(板演)
Tea:在书写类似高聚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生成产物中水的份数。所以,看似繁琐与生活不相关的结构,其实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那么,我们国家对它的需求怎样呢?请看——
Tea:有些网友说,必须远离居民区,但国际上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也不是说国外的月亮一定比中国的圆,但新加坡是国际认可的花园城市,它在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方面确实做得很好。四月份,就要有国际最大的PX工厂入驻。新加坡面积比我们慈溪的二分之一大一点,开车一小时就能把主城区逛完(应该没错吧)。这值得我们思考。
再看我们国家一些工厂分布。
【ppt·8】
大城市如天津、上海都有,北京也有,在燕山,距离中南海40Km。40Km是什么概念?从我们学校南门出发沿着北二环东路一直往东到达逍林中学,5.5Km,来回4趟就是44Km。
相信很多东西都知道前阵子流行的“星星热”,一部流行韩剧,使得韩国护肤品平均价格上涨4%,这与原材料多少无关。那么如果我们国家不生产PX,纯靠进口,又会有多少的RMB流入PX巨霸日本、韩国的口袋中呢?
【ppt·9】
随着我们环保意识的觉醒,环境权益的争取,很多地方都在进步。但是很多事情,就像一个坏孩子,我们可以打他、骂他、教育他甚至关进劳教所,却不能杀了他,不然就是我们在犯罪。
环境污染确实是科技进步造成的,尤其很多人觉得化学一科罪魁祸首,但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人心。而最终治理环境,依旧要靠科学技术,尤其是我们化学。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的双刃性。
【ppt·10】
我相信现在肯定有不少同学会用时下流行的语言说,你这是在帮PX洗白,你也有可能是写手。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洗白还是抹黑,衷心希望:
至少在这次的事件中,好歹能回忆起来——含苯环的物质都有毒,但毒性有大有小;它们的水溶性基本都很差,就跟家里烧菜用的、汽车喝的一样。
哪怕毒性有没有忘记了,也不会听风就是雨、跟着盲目去发出一些可能充满负能量的声音;
哪怕真的最后查出来是剧毒的,也好歹是经过一番查证的,再理直气壮地、有科学理据地去进行反对与呼吁;
哪怕发出的正确的声音被淹没了,也能不气不馁不抱怨不哀伤,继续按照原定路线走下去,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件还是能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尽到自己对自己以外的责任。
这才是我所理解的学习科学知识以及教书育人的意义。
可能偏颇,可能不够完整,我也在继续努力向前的道路上。
Stu1:老师这是你自己写的嘛?
Tea:对。
Stu(全班):哇。
Stu:老师那个长微博的文字能给我们看看嘛?
Tea:我把两篇长微博、以及大学实验室里还在攻读PhD的师兄写的相关文章都印出来了,4张A4纸,放在课代表处,有兴趣的同学轮流阅读了解一下。
Stu(听到“师兄”二字后)——各种窃窃私语。
Tea(无语)——你们要不要这样啊。。。。。。
你们这帮穷极无聊的八卦者们!既然如此,我就把和师兄的对话贴出来好了。哇卡卡卡。
发完博客后的感想:
把文字图片捯饬上来又花了我半个小时啊!!!
我把这个稿子发给华妈妈,让她审核一下,看我这个思路和行为是不是不错,然后再改头换面一下好投给大姨父看能不能发表在校刊上。啦啦啦啦~我真是上进的好青年(如果不给赞,这里也别吐槽好吗)。
沫沫看了我发在新浪博客上的文章后说,这个立意不错,可以发在校报(校报面向学生)上,最好来个“学以致用”专题发行。感谢沫沫的肯定。
其实还要加一点,是我之前有想到但是课上、课后都忘了的话,@小马要经常晒太阳 在评论里提醒我说,其实不管它有没有毒,很多老百姓会反对,主要是对政府、企业的不信任。哎,这才是根本所在啊。我要怎么整理一下话语,明天转达给学生呢?
@人民日报 文章:http://weibo.com/2803301701/ADyKxui6s?type=repost
@夏尔谢夫工程师 文章:http://weibo.com/2295630853/ADrQm0pEF?type=repost
就让我用师兄文章末尾的文字来结尾好了。也是我课堂上忘了说的一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