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面外婆。(原谅我断断续续还没有写完)

(2013-11-11 20:38:28)
标签:

我爱听老人说过去

杂谈

分类: 玉水梧桐

对面外婆

根据外公的说法,他们那一辈的人,同辈之间一般也不会直呼别人的名字,用一个地名代号。比如家中一个姊妹嫁到了王家村,回娘家的时候家里人会叫她“王家头人”。

这种传统呢旁的老人是否坚持沿用我们是不得而知,我们家是一直如此。比如,小时候还没有搬到浒山城区时,家住城区的外公的小表兄来做客,老人家让我们称呼客人为“浒山爷爷”。又比如,对面外婆。

 

她是外公姑母的女儿,住在街路对面。妈妈姐妹几个称呼她为“姆妈”,我们表兄妹几个称呼她为“对面外婆(阿婆)”。

今天有幸看了她的二代身份证,19316月出生,2007年发,长期有效。

用她的话说,可以用到死。毫无避讳,亦无垂暮伤感,倒是颇有几分传闻中女中豪杰的心气神。

老人家今年八十有二,几乎每天都会慢悠悠地踱步跨过三米宽的街路来对门找外公外婆说会子话,权当锻炼。

 

下午,外公在楼梯边收拾“藏品”,外婆和对面外婆并排坐在墙边弄堂风口(今天好热啊)聊天。妈妈先进屋,外婆说你昨天来过了怎么今天又来了?(其实是外婆心疼我妈一个人骑自行车二十多分钟。)妈妈说,今天囡休息,过来看看。

打过招呼后,对面外婆开始絮絮叨叨。老人家,无非是说小辈们的工作问题和对象问题。聊着聊着,就直接到今天这么热的天气,明天要大幅度降温了,从夏天到冬天。

外婆说,她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大夏天打赤膊在田野里玩、在池塘里洗澡,也不爱穿鞋子,所以脚丫子那么大。

对面外婆摇摇头说,你们六塘头饰没什么关系,她出生在街路上的人家,这辈子没有露出过皮肤,一年到头长袖长裤。(注,类似于农村与城市的区分,估计大城市的人看了会笑死吧。当然,笑死的是看客,不是我。其实吧,我们这里本来就是个大农村嘛,但是不得不说,远远近近的差距还是很大滴。)

妈妈说,过去真是屈了你们,六月里多少热。

 

又说了会子话,老人家起身要回去了。我蹭了两步上去挽住她胳膊说,难得送你一回。

老人显得很开心,说她脚步很慢,出得门,先把左右看看清楚,然后再过街。多的时候,一天过街两趟;少的时候,两天过一趟。成习惯啦。

对门小舅妈在做活,看到我们打了个招呼,继续埋头。我搀着老人穿堂过弄,在前院子逗留了会儿,看了眼安在小舅妈家的厨房,然后跟着进了安在大舅妈家的寝屋。

 

一股熟悉的淡淡气味,温和地迎面而来。

对门外公还在睡觉。外婆开了灯,拉了两把椅子一起坐下。听她絮絮叨叨讲过去讲现在,时不时应和一声、插腔两句。(我发现我很喜欢听老人讲话,简直是老年人之友啊!)

她十一岁上没了爹,娘俩要过日子,就一起做活,做衣服。因为人小,别人坐着就能完成的任务,她要不停起身坐下起身坐下,肩窝和腿都烙下了病根儿,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会不舒服。

等到要说亲了,因为孤儿寡母两个,寻了个年纪大八岁、但是为人老实诚恳勤快的、几乎算是上门的女婿,也就是现年九十一高龄正在老式床上安静睡午觉的老爷爷。

二老一般自己做饭、洗衣服,偶尔有个病痛,儿子媳妇照看着。

近七十年的风风雨雨,也难免有个龃龉。

她说,中午吃过饭,老太公叫把剩下的衣服洗了,她才不干呢,上午已经洗过一件了,先困个晏觉,起来就去对街溜达,等下再把剩下的一件洗了。诶,年纪大了,一次性洗不来多少衣服,就上午洗洗、下午洗洗,也有个事体做。

说完,拿出个橘子叫我吃。我说咳嗽着,不吃。

她笑呵呵地垫着橘子说,阿科(大表舅的儿子)的儿子今年六岁还是七岁啦,明年读小学嘞。昨天叫他吃橘子,他摸着脖子说喉咙不对不能吃。

………………


=======================================================

原谅我9号那天有事没有写完,也不知道后续什么时候给不完整,先,暂时这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