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标签:
清明节扫墓祭祖杂谈 |
分类: 如嬰如落 |
清明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高中学的断句,记忆至今。
对于青山坟墓的记忆不多。
第一回,很小的时候,妈妈的外婆去世,出殡时,小妹哭闹着不肯舅妈走开一会儿,于是被递上车。爸爸见状,这么小的屁孩都带去了,就把我也抱上车。(这是沾了苦恼小屁孩的光么。)大卡车开到上林湖畔,众人乘着小船往湖山深处行去。弯来拐去,在一座小山湖滩边停泊,踩着泥泞的路上岸,踏着石板台阶上山。大外婆哭得很伤心,我陪在她身边不停安慰她。下山的时候,舅妈抱着妹妹,我跟着哥哥飞奔,但还是跟不上他的脚步,结果他跑太快好奇心太重双脚陷进了软piapia的泥潭直至膝盖,丢了一只凉鞋。后来在湖边洗脚的时候捡到一只破得不是很严重的碗,如果拿去考证一下会不会是远古的上林湖青瓷遗留呢?也不知道他还保存着那只碗不。估计,这段记忆也不复存在了吧。
第二回,还是很小,跟着爸爸妈妈去给太爷爷太奶奶上坟。还摘了很多映山红,很大的水红色花朵,很好看。清明时节,雨纷纷。
第三回,没有印象,只有前奏,那便是大堂哥捧着爷爷的骨灰盒从火葬场走出来,姑妈和妈妈哭得很伤心,于是我也跟着默默流眼泪。那年我还在念小学三年级,冬天。至于爷爷的坟在哪里,一概没有印象。
第四回,便是昨日。
天晴,温暖,完成了所有工作,午后便收拾好身心,跟着爸爸妈妈上山扫墓。先去了爷爷奶奶的坟墓,从右到左看到“公元一九八七年岁在丁卯春月
妈妈跪在坟前诵经的时候,我默默地听了会儿,然后开小差跑到边上去看据说都是亲眷的墓碑。爸爸往高处攀登而去,下来的时候带回来一束杜鹃花。我问爸爸,怎么现在山上都没什么花了,以前都是满山满山的,很好看。所以这次上坟来我是很期待看到满山的映山红的。爸爸回答说,很多都被人为除掉了,好像是上面要求的。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花都这么小?因为它们觉得孤独所以长不大?爸爸笑,因为你长大了。⊙﹏⊙b
奶奶过世,我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的提前开课的教室里,电话那边爸爸带着疲惫的沉重嗓音听得我心里一阵一阵。好一会儿我才开始默默地趴在桌子上流泪。同桌看得心慌,问我怎么了。我说奶奶过世了,一大家子就散了。家里亲戚稀少的同桌怔怔地看着我沉默。隔天学校放学,我去了灵堂。寒风中看着陌生熟悉的脸庞,心里头不知道什么滋味。出殡的时候,我已经回到学校,心情也慢慢在平复,或者说本来就没有多大的起伏。这怪不得我,因为我是在外婆身边长大的。到如今,也有五年了。
我记得奶奶的生肖,知道爷爷比奶奶大几岁;我知道爸妈的生肖,知道外公外婆的生肖,知道外婆比妈妈大几岁、外公比外婆大几岁。所以不管多少年后,我都能根据这些记忆推算出他们的年岁。
我以为爷爷奶奶的坟会有多高,结果开车到山脚、上山下山包括中间的各种仪式,统共一个小时。我觉得老爹虽然平时记性不怎么样,但是在记路、辨方位上很有水平。当然,这可能是大多数男性天生的方向感,也有多年司机经验练就的技能。相比之下,妈妈就完全不记路。所以,我是他俩的平均值。
对太爷爷的坟,只有儿时依稀的记忆。杂草丛生的小山坡,根本很难辨认哪里是原先的路,可是老爹依旧三下两下就找到了准确的位置。墓碑早就被杂草覆盖住,上面依稀有一些白白的小花,附近也有三三两两的映山红。太爷爷的坟终究是荒芜了,因为他的独子已离开人世十多年了,可是他的独子有7个儿子。爸妈很感慨,也有点自责。爸爸带上劳动时的厚手套,先将墓碑周边的杂草拗掉除去,好让妈妈做事。看着墓碑上已经干涸淡化的红字,我完全没法把眼前的场景跟儿时的记忆画面重叠。也许那个时候还小,年纪小,个子小,对周围的印象不能跟现在比。墓碑上最下面的字已经被土石遮住,不知道是泥土外来得多,还是碑身有点下沉了。跟爷爷奶奶的墓碑相比,这上头的字就简单很多,“公元一九五九年杏月
忽然想起之前散步时大爷跟我说,他爷爷的坟头他也很多年不去了,因为他没见过爷爷,因为他的父亲不在了,他也摸不清爷爷的坟在哪里。上坟这种事情,毕竟是要相处过的儿子孙子去做的。
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公墓,爸爸说,外公外婆新做的就在这里。我环顾了下四周,没有刚才崎岖的山路,是很好认的地方。可是妈妈却说,是这里?我怎么没有一点印象。所以,多年以后,我家老娘要来祭拜自家爹妈,还得靠我家老爹这个半子带路。⊙﹏⊙b
从出门到进门,两个半小时。三个人都出了一身汗,还带回来很多灰尘,更多的是心里的踏实。
清明,也叫寒食。
是为了纪念被晋文公重耳放山火烧死的介子推。
清明扫墓,还是要注意用火的。
上图咯。
经过山花。稀稀拉拉的。
爸爸从高处摘回来的。
都是风水宝地啊。
我是为了拍这个高大入云的水杉?
小时候外婆家后院有三棵这样的树,我们常用粗粗的麻绳绑在树干上荡秋千。
去太爷爷坟头,山脚的路还是很清晰的。
然后就没有路了。
接着老爹居然说到了!
将墓碑前清理干净,重见天日。
请忽略两双鞋子。中间有两棵断枝,被老爹拗掉的。
路边田野中间的溪水潺潺,还是很干净的。
风景甚好。适合隐居。
其实没什么大的必要花钱去婺源。
最后,感谢宋宋大半夜陪我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