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元旦文艺汇演。
(2011-12-30 20:11:53)
标签:
元旦文艺汇演教育 |
分类: 心田半畝 |
今天是2011年12月30日。工作后,第一次,在慈中,再次以慈中人的身份,看元旦文艺汇演。上一次,已经五年前,我们念高三,不知道有没有去现场看。而我第一次参加慈中元旦文艺汇演,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很青涩。在鲍鱼美女的导演下,我们的节目被风姿绰约的音乐老师命名为音乐剧,其实就是三首歌,三个伴舞。《123》,《雪绒花》,《Jingle
Bells》。当时也觉得,有点孩子气,却还是理直气壮,信心满满,欢天喜地地排练,乃至最后演出,与当时高二1班的超级小品《大话英雄》并列第一。老实说,我们的应该比他们要差一点。那天回到家,手指就发出了好几个红点点——冻疮!!!
那个时候,我剪了不短的短发,精灵的头发还比较短,榕点的头发比她现在长。我们三个人的雪绒花,笨拙的舞姿,加上盼盼天籁的嗓音。好怀念啊~
今天,从一个从青涩走出来,在大学呆了四年又工作半年的老师的角度去看青涩的学生们的演出,确实,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来排练这个,不够充足。但,孩子终究是孩子,何况他们确实平均年龄比我们当时小一岁左右。虽然说,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但骨子里的那份青春是装成熟掩盖不住的。所以,结论是,最青春洋溢滴年华,同时也是最不服输最喜欢装成熟的年纪,尤其是现在自以为很成熟的孩子们,比我们那时候更甚。当然我自然也不否认,我们也都是从那样的年纪过来的。
虽然只与高一隔了七年,却觉得好遥远。从来测试心理年龄,就是比真实大很多。但随着自己慢慢稍微长大,自己反倒觉得,很多想法还很幼稚。从这个角度来说,自以为成熟时,反而没有;自己觉得额不够成熟,应该慢慢在走向成熟了吧。(我这是在自夸,别理我。)
不少男生,留着所谓酷酷的发型;不少女生,梳理着所谓美美的发型。男生女生好像都很追捧,却完全没有了这个年纪本该有的状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抵是现在的家长也觉得这样好吧。ok,就当,我这个80后果断跟90后有代沟好了。
可是总是嚷嚷着跟我有代沟的小妹和小弟,高中时就是青涩的学生模样,言行上有些个印上了所谓90后标记,本质上,他们说,我们是接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好孩子。至于上了大学,少女变美女,少男变帅哥or挫男,是外话。可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了就什么都没问题了???就没有约束了???
老弟跟我说,等真的长大些成熟些,反而不要搞这些东西了。比如,他高中总是耍帅耍酷,衣服有点另类,发型搞七搞八,现在,衣服回归正统,头发也是短短的很规矩。我把他的实例告诉现在的高一学生,但是,每个人都一样,不到黄河心不死。在这个年纪,就是爱闹腾。有些人,过几年就转过弯来了,有些人,一辈子转不过弯来。
我想,我应该还是很能理解我教的学生们大体思考方向的。接受能力比老资历的教师大很多。慢慢的,也要拓宽自己的心,去看更多的事情。
关于演出
主持人服装很闪眼。其中一个女生的一边头发垂下来遮住眼睛,这让我和陆姐姐还有小袁接受不了,不知道他们都什么审美观。不过,后来她跳了个傣族的舞蹈,挺厉害的。这时候这垂下来的头发确实需要了。她们悄悄儿告诉我,这小姑娘舞蹈很厉害,声音也不错,就是写出来的字一塌糊涂,让老师们很无语。
诶,所以我说,一手好字,或者第一点要求,干净整齐的字,很重要!比人长得好看或者其他漂亮的特长都重要!人长得好看,给人印象很好,结果一手破字,尤其是女生,大打折扣。如果一个人长得迷迷糊糊,但是字很好看,加分的程度超级大。
这里,要感谢我妈妈,小时候逼着我在家里自个儿对着字帖练字。虽然现在的字儿吧,自己觉得不咋地,但同学朋友都说不错,妈妈也觉得不错。典型没学好走路就练习奔跑。但门面上还是能走的过去的。而且自己意识到,要练得更好些,有这种想法说明我长大了。
任教的班里有个男生,外婆是剧团团长,从小培养他艺术方面能力。上次国庆书画大赛一等奖,这次演出贵妃醉酒,全场惊爆。他平常表现一点不娘,整个人瘦瘦的,干干净净的,也很活跃。是个小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