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第三天。
(2010-10-05 17:04: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如嬰如落 |
从北而南的列车,在车厢里面就能够明显感觉到空气中水精灵的增多。
窗外的田野、树木,都能够依稀看得出是不是进入南方领地。
在上海下火车,扑面而来的是温润的气息。竟然有一些些的不能适应。
小区里的桂花开了。忍不住走近吸鼻子。香香甜甜的,很是润喉之感。却似乎,有那么点过于浓郁,如果淡一点就好。最近口味比较淡。
列车之外,似乎一路上都是雨滴滴的。到了上海,也有雨渍痕迹,却没有担忧中的大雨。到了家,反而是细雨靡靡,绵绵地落着,连空气都是清香的了。这样的粘糊糊的感觉,以前不曾有。从北而南,才有这样切身贴肤的感受。
最近市场上多是石榴,足足有我两个拳头大。
那日哥哥的饭局。午饭后我们四个小的很没形象地赖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嫂嫂姐姐拿着两个大石榴走过来,坐在一边静静地剥着。然后我们很没良心很好意思地蹭着一次性杯子里满满当当的红色小颗粒丢进嘴巴就吃。
石榴是印象中很美好的一小段记忆曲目。想起来周遭都是清润恬淡的氛围。
哥哥结婚两年半。我始终没有习惯叫姐姐。我们五个,我排行老二,向来只有我被叫姐姐的份。习惯了做姐姐,习惯了照顾谦让弟弟妹妹乃至偶尔没心没肺“欺负”一下他们,对于自己做妹妹的气场,也逐渐淡去。遥远的记忆,终是不再了。
当初没有赶上他们的婚礼,到家见他们第一面,我开口就是嫂嫂。小姨夫在那边笑我,说我那么老式居然叫嫂嫂。我笑而不语。而哥哥的意思是,叫姐姐亲热。
其实我倒不觉得嫂嫂会不亲热。以前听大人们叫嫂嫂,会觉得很别扭或者是老套,可是一挨到自己头上,自然而然出口的还是嫂嫂。这是正式称呼,不是老套。
刚刚剥了两大个石榴,盛放在碗里,红红满满的,很有满足感。
多子如石榴,也是绝少的了。难怪她要被人们冠上祈求多子的希冀。
以前觉得石榴很难剥,因为她里面的隔膜好像没有什么章法。我用菜刀轻轻划开一刀,然后剥开来,将刀痕继续延长点,就能掰开一半,然后小心翼翼将小子儿颗颗剥下来。反而不觉得麻烦,不觉得无章法。是满心欢喜时的一份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