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暑假(8.19)
(2010-08-25 10:09: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田半畝 |
1.闲适与忙碌
假期盘点
7月15日晚到家,8月17日下午离家。
33个日子。
阿婆家住了3日,姨妈家住了3日,小姨家住了4日,三姨家一日;论坛义工培训8日;宁波传统文化论坛做义工4日;乌山庙帮忙2日;其余都在家里,或出门与人小聚,或办理事项。
整个假期忙忙碌碌。不见得停歇。
没有抽空去看娜娜;阿盛没有回来,所以没得见;阿超没回来,所以原本既定的四人聚漏了一个;去了高中两趟,均为得见老黄大人,倒是在老张的副校长办公室坐了小半天;至少,见了大姐,见了徒弟,见了七七,见了大叔。
大三的暑假,总是最最难以聚头的。
一个认识的小弟,刚刚要上高中。排指一数,他的语文老师是老黄,英语老师是阿Sir,甚好、甚好。细数一些“过来人”的经验给他,希望他三年安好。
中医伯伯
那日清晨,父亲载我去中医伯伯那里看病。原本他扎营在海边的民房中,因为路远难寻,不便许多远处或外来的病人前往,便挪了地儿。这回却是父亲与我头一遭去,倒也问了几个路人,觅了不少辰光。
最后那段路,距离三十公尺光景时,便闻得一股熟悉的药味。这种气味,融合了中医伯伯自制的药粉颗粒在酒精火焰燃烧下散发的气息与黄道益药水的味道。几年前初闻得,不适。进入那个七八平米的小房间,连眼睛都觉得凉得睁不开。而今,却是心里欢喜的。许,是一种美好期待,相信那个被如此气味包围的人能够用他的银针,用他配的中药水,治好我。
伯伯是个善良的医生。他是中医,资深的。却专职于替人按摩推拿。而在帮人按的时候,看着那人的颈椎、脊柱等,便可得知内脏何处不适,便于不声不响间扎上一记银针,依旧只收那按摩的费用。每个人每次二十五块钱。
看过很多次,他帮人按摩。将他自制的药颗粒散布在病人需要按摩的地方,然后点燃碗中的酒精,右手一碰,指尖便燃着了火焰,接着冲有颗粒的部位轻轻重重拍打。如此重复几次。末了,抹上黄道益药水,覆上保鲜膜,让那药水的药力能够渗入身体去。
母亲说,初次被火碰着,是焦寥寥地疼,而那药水被保鲜膜阻挡着,只能进入体内去,是火辣辣的感觉。
大概,这便是伯伯要的力道。
按摩需要很大的力道。伯伯五十多岁了,从出师到现在,将近三十年了。曾经带过一个二十多岁的徒弟,但是年轻人终究吃不消这劳力,便退却了。此际,忽而想起孔子那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间之“后”,不光光是血缘后代子孙,更有学问技能之流的传承。孔夫子知道,恐怕怪不了伯伯。不是他不想的吧。
那段路
有很多路。依稀能够记得的,都只在记忆中出现了。而更多时刻,是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亲切宛然的欢喜。
那日有事出门,骑在那段熟悉的路上。热烘的空气,嘈杂的行人。
一段一段路面上,一个一个洞洞,像是烘焙得很胖的泡芙,上头一个个小孔。路边一架大型机器,仍在轰隆隆地钻着洞洞。
有洞洞的路面上,几乎无甚车辆行人,于是另一侧的路,忙碌了起来。一旦有车辆在边上停歇得不得当,后边的就前进不了,汽笛声鸣响起来,愈发显得燥热。
幸而自行车轻巧,左右穿行,见缝插针,很快便超越了许多车辆。
2.我的无尽愿
义工培训
从7月31日早晨的忏悔报告论坛开始,到8月8日早晨所有参加培训的人上车回家。整整8日。
只是,31日那天的论坛报告,我听了上午的。中午便和妈妈回家去了。并不知,这便是义工培训的开始。
而1号那天,若不是一早就跟妈妈到了庙里整好碰见了算是半个主事的阿姨,才知道,在弟子规教学的教室里,培训课程已经在上课了。于是匆匆进了教室,开始培训旅程。
每日晨读,便是诵弟子规。之后,或看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或看先前在其他地方举办的传统文化论坛的各位汇报人的讲演。接着,有不同的老师,来给我们讲各种礼仪,孝道伦常及各种道德常识,养身惜福培福的方法。更有我们60多个将近70个学员的学习心得分享时段。
参加培训的,多是学生,只有不到10人是工作了的年轻人或者是妈妈级的人。而学生之中,以大学生为主。除了极个别的,大多来自宁波各个县市。而我们慈溪本地的,只有我和小妹阿翼。
经过了解,我们这六七十个人的缘分,多是家中信佛,知道有这么一个义工培训的活动,便教子女前来,或有些本人也来。
不可否认,在礼仪行为方面,我们着着实实,确是只学了一个90度的鞠躬。但是这单单一个鞠躬,道出了多少的道理心声。
鞠躬与拜佛一样,不是为了某一种偶像,而是削去自己的傲慢心,生出对自己之外一切人事物的恭敬心。这才是主旨所在。
除了理论课程,我们自是有参与实践的。比如,每天十多个人,帮厨房的大妈们分饭分菜分汤,然后另外十多个人在饭后洗碗。
庙里的饭是这么享用的:饭堂里播放着钟茂森居士的光盘。每个座位上一个乐扣式饭盒,里面已然盛放了一些米饭及一份小菜,盒子上一个勺子,被纸巾包着。当用饭者排队进入饭堂后,举起饭盒与眉齐平。老菩萨们会诵念十声阿弥陀佛,而我们或是与他们相同,或是念感恩词——“感恩天地滋养我们,感恩国家悉心培养,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同学关心帮助,及一切付出的人。”然后坐下开始用饭,没有桌子。吃饭时,不说话。会有打菜打饭的同学们进来为我们加菜加饭加汤加水果。他们弓着身子,十分小心翼翼。末了,我们用一小部分纸巾擦完嘴后,要将勺子、饭盒擦拭一遍,这样既是资源利用,又减轻了洗碗者的负担。
而若有人吃剩了,食堂的大妈妈们会将剩菜剩饭吃掉。最初的时候,她们光是吃剩下的就已经很饱了。而日子久了,大家都知道适可而止,便再无剩下的了。
碗是这么洗的:勺子、盖子与饭盒分开,先用沾了洗洁精的抹布擦一遍,再用泡了洗洁精的水洗一遍,接着用清水洗两遍,然后用热水泡一泡,最后晾干方可。
庙里的食物,自然清一色素的。大米是很多好心人士结缘送来的;菜肴多是庙后土地里种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真真绿色食品;也有些菜是结缘的人自家种了然后送过来,水果亦是如此,自然也有些是买的。
而培训期间,菜色更为丰富,因知道有大学生朋友在这里培训,很多人便送了蔬菜水果来。
边上空地,在盖新的房子。没有一个人是学过盖房子的,都是徒手起家。而庙里的房子多是如此盖起来的。
有两个傍晚,我们一群人走出教室,将外面的砖块搬到施工地边上。
不过,我和阿翼逃过“此劫”,被刻印室的小阿姨叫去帮忙写光盘。刻印室有很多很多的空光盘要写上内容然后去刻印,有很多很多已经印好的光盘等待结缘送出,更有巨多巨多的盘子已经在有缘人家中播放。
在整个培训间隙,我们两个总是帮小阿姨写盘子。培训结束那天,我们也在刻印室呆了一天,工程浩大,我写了11盒550张,一万多个字。而小妹阿翼则写了6盒7千多字。这也是好的嘛。我们这样安慰自己。
以前总是听闻妈妈讲庙里的事物,虽然也去过多次,但终究停留不多,且多数在边上的弟子规教室里给小孩子讲课解答。
这次培训,经历过许多,才知道为何妈妈总是说自己做的不够好,跟庙里那么多辛勤工作的人比起来。
食堂的大妈妈们很辛苦,每日三餐,在炉火旁忙碌,要供应近百个人。地里的人们很辛苦,有些人压根就没种过地,却没有顶着烈日忙作。施工的人们很辛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却依旧斗志昂扬堆砌砖块粉刷墙壁。
幸而,我们的到来,能够或多或少帮上点忙。
幸而,我在第三个年头了解到要操持这个道场的主事人方老师及其他工作的人的辛劳。
感恩方老师,在我们这一方土地弘扬佛法;感恩方老师不辞辛劳,举办义务的弟子规教学,弘扬孝道伦常;感恩方老师,为许多家庭带来了福音。
感恩,一切付出的人。
论坛义工
12日一大早,班车开往宁波万里学校。
14、15日的论坛将在那里的会堂举行。
名曰:2010宁波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
我们六七十个经过培训的以大学生为主的义工,以及庙里六七十个志工,一同前往,支撑起整个论坛的后勤工作。
前奏。
分发义工物品:
T恤,上面印了鲜红的“孝”字,裤子是黑色长筒灯笼裤;挂牌,上写了“孝亲尊师”字样;女生的头花,要统一把长发盘成一个球。
布置会场:
台上布设背景大幕,台边贴上巨幅对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会场两边墙上钉上“礼义廉耻”单个的字样大牌。摆放额外的椅子。
与会嘉宾物品:
一个透明文件袋,里面有一瓶水、一把扇子、一本弟子规、一个“孝”字封面笔记本、一支笔、几张纸、一方小毛巾,在前一天整齐拜访在每个座位上。
因为会场的中央空调效果几乎为零,所以只好临时立刻去买了4个大的立式空调,放在东西两个出口边上。
来宾报到登记。
南入口大厅设有咨询台,13日一天为与会来宾登记并取票与初入证挂牌。好多好多人,形形色色。
论坛。
14日晨近七点,所有义工志工到位。
大厅外的玻璃门两侧,齐齐整整站着14位高个子女生,是为迎宾。有人进入,便90度鞠躬,一声“老师好”。
大厅里,我们十多个人在两处立着,引导来宾从左边门或是从右边门进入。而会场里面,更有二十多个义工引导来宾入座。
这两日正好宁波高温。会场内闷热难当。
买了近30台立式风扇,间距安放在两侧过道上。更买了几十块一米长的大冰块,由男生们搬入会场,下面一个大的塑料盆。隔一段时间,我们便需进去将快溢出来的冷水舀出来。
志工阿姨们在东西南三个出口设了桌子,上面放满了吃食,水果、糕点,还要不停地添加。
会场内,两侧过道上立着我们的义工志工,嘉宾们有何需求,我们都需要提供帮助。
因为大会不允许15岁以下的小孩子进入,所以一帮小孩子被集中到一个有空调的小房间里,由弟子规班的两个老师看管,而我和阿翼、琪琪时不时过去打酱油。
午饭由另一批义工在某个食堂设置,全是素食,品种多样。我和阿姨两人一份还吃得很饱。主要吃了太多水果糕点的缘故。嘿嘿。
每个人来来往往需要走很多路,站很多时间。虽然穿的是平底布鞋,每次晚上回到宾馆,都酸疼难挡,沉沉睡去。
第二天论坛的时候,果然有与会者觉得这个论坛十分好,便携带了家人、朋友前来。
结束。
15日傍晚6点多,论坛大会要结束了。我们所有的义工志工排队站立在过道上,听着主持人讲话。
屏幕上播放了一个短短的幻灯视频,是我们所有义工志工台前幕后工作时被拍摄的画面,配着音乐,才忽然意识到,我们真的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最后,向所有来宾三鞠躬,感恩他们。而他们,也在同时,像我们鞠躬。有一个阿姨,跟站在她附近的义工们拥抱。
收尾。
台上布景全部拆下。
椅子全部收起来装上车,因为是庙里装来的。
多余的娃哈哈矿泉水100多箱全都搬出会场,有50个台阶。女生一人一箱地搬,男生一人两箱地搬。
又有将借来的桌子还回学校教室。
又有,布置的花卉要搬出会场。
多余的扇子、本子、纸笔要收到箱子里装车。
一切收拾妥当。
宁波其他县市的人坐巴士去车站坐车回家——宁海的,象山的,舟山的,宁波市区的。
我们慈溪人一大车一小车安坐回家,一卡车的物品先我们一步回去。
来作汇报的讲师们,都是从大连的论坛上飞机赶过来的,讲完了又再赶回去。他们在台上,只有水杯、时钟和话筒,没有任何扇风、取凉的工具。
讲到激情处,台下掌声轰鸣;讲到动情处,众人纷纷落泪。
最感动,在陈大惠老师下了飞机坐车赶到会场经过我们身边一句“你们辛苦了”。
最感动,在第一天论坛结束的时候来宾退场时,有一个人经过我们身边说了句“辛苦了”。
最感动,是结束时全场起立为讲师与我们鼓掌致谢的那个盛大画面。
最感动,是我们坐上大巴车,靠在座位上发觉双脚愈发酸疼时——我们的义工行程圆满完成了,我们坚持下来了!
愿无尽
很惭愧,知道弟子规三年,也曾心血来潮每天出门上课前读一遍,结果坚持了半个月还是一个月,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这次培训,才知道它的魅力何在。
很后悔,没有在接触到它的时候就读仔细聆听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光盘内容。还好,现在开始,依旧不晚!
论坛第一天,我们慈溪弟子规班的12个小朋友前去,在间隙表演手语歌曲。在表演前后,不管在大厅还是在小房间休息,都是乖乖巧巧的,不吵不闹。
而那些来听课的家长带来的小孩子,除了一个,其余的都是疯疯癫癫闹闹腾腾的。
于是乎,我们感慨,学过弟子规的,终究是懂得不少,听话不少。
于是乎,我和阿翼、琪琪感慨,这样闹腾的小孩子生出来,我们会疯掉的。
所以,不管大人小孩,总是要学点传统文化知识,而最基础,是弟子规。尤其是小孩子。
一个与会的老中医跟我们说,这种论坛,大家听了都有所收益,但是它面向的人群,应当是青年以下。毕竟,毛爷爷在苏联访问时说过: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也是我们的,但将来终究是你们的。所以,只有青年人以下的人群学好了,这个世界才会一日一日往好里去。
感受颇多。
很羡慕琪琪,从我们的弟子规班级开创至今,她都在闲暇时刻担任老师,去学习去教导。而我只是这三个暑假前去零星讲了课。
“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不仅仅是教师需要的立志,更是我们这些有志青年要立下的志愿。
经历此番,我深信,这不是不可达成的空头宏愿。
有心即可。
从细微处着手去实践即可。
点滴为善,会流成河,会流入海,终有美好的一天。
近一个世纪前,梁公的话至今依然放光——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3.暑假后话
我跟妈妈说,新学期的目标。
一、早睡早起,养成习惯。
二、学习弟子规,不光光是诵读,更是听蔡礼旭老师的光盘。
三、坚持不懈锻炼身体,慢跑也好,游泳也罢,肢体小操也行。
四、继续丰富生活,读好书。
五、准备一些考试。
还有第六个,我想在慢慢演进中,做一个素食者。不严格,因为我会吃蛋,我会偶尔喝奶。
只能说尽量。
因为在家,父亲不支持,总说海产品有什么关系,又不想肉肉那样有腥味高脂肪。
而在校,z和9都不支持甚至于反对。
有云,不能因着一个以“爱”为名以“善”为名的出发点令他人升起不欢喜的心,这样的话,即使所作所为真乃大善,也是大打折扣的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从自己做起。
记得鞠躬,削去傲慢。
记得鞠躬,释放我执。
记得鞠躬,圆满生活。
记得鞠躬,美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