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写给那一只沧海蝴蝶。
(2010-07-11 13:25:59)
标签:
安意如沧海蝴蝶 |
分类: 如嬰如落 |
沧海蝴蝶
给我一双手 对你依赖
给我一双眼 看你离开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没有人忍心责怪
从4月11号开始,至今日,7月11日。整整三个月。中间断断续续,终于将安意如的“沧海蝴蝶”文字系数读完。确切点说,是将从未见过的她的文字,细细读了,其他在书里的以及在新浪里看过的,只是同样ctrl+c和ctrl+v保存到我的电脑上。始终相信,这些文字我会珍藏一辈子。虽然不能保证,到底多久之后才会再去读一读,理一理,清一清。有时候想想很有趣,明明她的书我都有珍藏,为何偏偏还将电子档给存下来。
我想,我会终生感激老黄。如若不是他,闭门如我,自不会发觉安意如和她的书。至少,不会在高中时代发现她,她的文。
盘起来夹住的头发散了,轻轻栖靠在脖子上。没有汗意。窗外日头已为阴云隐去。虽仍需风扇,已然不会让我汗如雨下。我是个怕热的孩子,一如父亲一般。或者说,我们容易出汗。只是今时今日,我才不得不承认,父亲比我隐忍。我会因为热、因为汗水而略微火气过大脾气不好。这个时候最好别理我。让我自己热乎搅闹去。
妈妈一再跟我说,只要心里清静,热就热吧。我说,不是我不信心静自然凉。只是易出汗的体质,我亦无法抑制。热了,出汗了,我只能尽力去适应去习惯,不要冒火。
没有人说我脾气不好。但是就这一点,会引起他们的侧目。那日汗涔涔地走进z的小屋。我知道我神色不佳,话语亦不多,偶尔出声,还是威慑型。我给自己找借口,热。我给自己下台阶,本就不会在初见陌生人的时候多说话。这样的情景,亦不是初次。
那时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心下震撼。这样的女子,这样的文字,恍若天人临世,指引一线光明。这便是我所希求的那一种感觉。虽然,我没有那层内功,我没有那一层底子。但,喜爱,没得来由。
我一个人吃饭 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
这个随外公长大的女子,这个浸淫在古典诗词书籍堆里长大的女子,这个身残而独立超常的女子。一次一次带给我欣喜的震撼。初时不以为意。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样的一种状态追求,大抵,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我亦平凡,安意如也是如此。只是当时的我不作如是想。
当我自己想选择,有一个最喜爱的作家,思来想去,我选择安意如。但是,我不喜欢作家这个定义去称呼她。说不好为什么。不是看不起它。而是,总觉得,她是那样绚丽的文字华舞之人。虽然我对她的了解,依稀只是她的几本书文。
后来,闯进鹌鹑圈。后来,算作认识了法雨。大叔跟我说,我并不了解安姐姐。我想也是。毕竟,书文代表什么,只是她对于文字对于诗词对于历史的想法凝结升华的结果。而她的真实,我仿佛是害怕了。不知为何。
我憧憬着能够见到安意如本人,却仍旧忧心着,没有勇气。大叔一再劝说我,为何胆怯。大抵,面对偶像性质的人物,总是欣喜又胆怯的。又或者,终是离我的生活太过遥远。
虽说她是安徽人,我是浙江人。两省毗邻,生活的一切都似然相仿。还是遥远。
我是个懒人,不会主动去追索什么。有她的视频,也只是看过一个预告的小短片,一分钟左右。听到了她的声音,看到了她的影像。原是那般。才显得真实。
不过一个小小的书迷。为着一个说法,锁定了安意如和她的文。她出一本书,于是我去买一本。她写一个文,我便去看。悄悄来去,无声无息。面对她,仿佛变作一颗卑微的心。
有一事,我想,可以做如此解释。
在决定跟安到底之前,我就知道,我心里烙下的那个偶像、崇拜的对象,是妈妈。因为她的自尊自爱坚强,因为她的炽烈的爱,因为她无私无垢的概念,因为她那颗biggest heart……纵然曾经诸多不快,冷静下来,发现,在纠缠结集中,一针一线,一步一印,刻下的,都是爱。怎样分类定义都不可以,只能一个字来形容——爱。
就好像我会疼惜阿盛一般,就好像我会中意陈乔恩饰演的佳期一般。她们身上有一份孤勇与大爱。如若阿盛本人不认同,权当我自私定义。
她们,都离我很近,很近。生活,心思。因为从来的相依相近,所以,当我发现,我最崇拜可以定义为偶像的人,是我的母亲。曾经以为我不爱的母亲。“曾经”,“不爱”,现在想来是多么可笑可悲的字眼。
当看到安写她与她母亲的时候,恍惚中,彷如回到自己过去与母亲相处的片段。有同样的阵势,只不过,两对母女并不同。安和她妈妈,是一个母亲面对残疾的女儿,希望她独立坚强;而我和妈妈,则是残疾的母亲面对健全的女儿,我也无法定义其中各种的说法。
这个时候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所谓不介意不理会,都只是我不会去计较。但是,已经写在心里,我始终没有忘记。又怎算不介怀?原来我并不是,如我一直所想、如我家人朋友一直所以为的那般宽容与豁达。放不开很多事情,想不透很多事情,执著着我所坚持的执著。只是,该怎办?
不过还好,现在回忆起来,只会微微可叹曾经的自己,比之今日,总是幼稚不成熟了些许。而日后回忆今日,亦是如此。就像兰亭集序里面写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我没有悲感,只是一种认同。一种认命了的认同。
明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明明生活四平八稳,除了小毛小病多些,体质不够好些,总是大家都爱着护着的。而庆幸,从某一刻开始,我知道了感恩,我懂得了感恩,我践行着感恩。
而面对安意如和她的文字,那份感激之情,满满当当溢出来,让我整个人沐浴在这一片温润的汪洋中。我爱读书,我爱文字,我爱文字飞扬起舞的感觉。只可惜,许许数来,好像,我读过的有价值的,还是少得可怜。有人说过,是否有价值,并不是正统的定义,有收获就可以。而z曾经跟我说,你读过那么多书,却没有用到生活中去。当时我是张牙舞爪冲他反抗的。因为我读的书,不是为了生活实践,而是为了心灵能够得到洗涤润泽提升。小丽曾说,我们都是那种通过修炼内在才能美丽的人。我信。
浮生一世,遇得女子如此,不虚此生。
那样的书文,我看到了澄澈的文字与文字背后的爱。
而且,读完了沧海蝴蝶里的文字,我才愿意放下自己一直矜持的世俗。
文字,并不是非得精雕细琢才可以见人。安意如也是常人,她也是个平凡女子,在意美丽,在意生活品质;与朋友一起,与爱人一起,与自己一起;走走停停,吃吃喝喝,写写描描;看电视看电影看书听歌,喜欢养眼的帅哥美女;会嬉皮笑骂,会无理小闹。而当面对书本文字时,变成了那个我最初识得的才情女子。
——这才是最大的真实。
何其有幸,遇上了老黄,有他推荐了安。
何其有幸,遇见了安,喜欢了安,决定追随了安。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人忍心责怪。”
我依旧做我的小书迷,清清静静。见或不见,了解多少,都已无关紧要。我在此案,她的彼岸。即使飞不过这两岸之间的沧溟水,我亦心坦然。在这种悄然的守望中,寻觅一份淡然静寂的喜欢。
——安,能如意。
今天7月11日。我用一半的时间,用来与安在沧海蝴蝶的文字打交道。z喜爱看武侠,喜爱王小波,喜爱三国,喜爱一些我不曾涉猎不曾熟谙的东西。偶尔想想,我所涉及的文字,是否局限了些。想着去阔开,却是心有想而力不迨。我想,拓宽的过程中,对于安的坚持,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