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忽然想起上林湖

(2009-03-01 21:13:04)
标签:

上林湖

游玩

家乡

杂谈

分类: 如嬰如落
 
 
  

    傍晚绕着操场一圈又一圈的时候,脑袋里突然闪现出一些关于上林湖的画面。

    

    第一次去上林湖,还不知道这个美丽的名字。是妈妈的外婆去世下葬。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只有朦胧的记忆。要不是爸爸的跟屁虫,眼见着爸爸上了灵车吵嚷着,估计我也就没有这第一次了。记得那个时候的上林湖好大好大。一大堆的人到了鹅卵石满满的湖边,租了好几条的船。渡船有棚顶。那个时候的我没有悲伤,因为根本不知道死亡为何物。对于太外婆的印象也很模糊,只知道是一位个子很小很和蔼很慈祥缠了小脚的老太太。哥哥已经读了好几年的小学了,所以他的手臂够长深处小甲板触到水面。他说很舒服的。惹得我跃跃欲试被家长们阻止。船开了好久的样子才在一座山下河滩边停泊,然后记忆就是在半山腰某处的一个坟前大队人马就停住了。那是第一次看到坟墓。外婆的大姐姐哭得很伤心,于是我也好伤心,蹭在她身边一个劲地劝她不要哭了。然后老人家印象中我就是一个很乖很乖的孩子。呵呵。下山的时候,就没有先前那么齐整了。哥哥飞快地沿着石阶山路而下,我在舅妈阿姨她们的监督下也是比较快地迈着我微小的步伐。山里的树木是那么地有活力,那么鲜绿,空气是那么新鲜透彻。山路出口旁边是一滩泥涂,哥哥调皮跑了进去,结果双脚陷进去了,登时停在那里,很无辜地看向我们,然后慢慢把脚提起来往外走,结果一个凉鞋就被泥土给私吞了。后来等船再到岸边停泊的时候,哥哥欢叫着看见了一只边沿有所缺损的瓷碗,用那干净的湖水洗干净然后就揣回家了。

    这里就想起余秋雨先生写过的《乡关何处》一文,里面就有提到上林湖和破碎的碗瓦片,那可是越窑遗址的证据。呵呵,原来我也接触过。就是不知道哥哥是不是还保存着那只千年古董。估计早没了。

 

    后来,读小学了,从《乡土教材》里面陆陆续续读到很多我们宁波历史文化的故事,也知道了上林湖这个美丽的名字还有印象中那个美丽的地方,她还是我们那个县最最重要的水源。每年五一或者国庆,外公就载着我和小妹,背上一个包的水果零食,驶向上林湖。似乎就只是一个规律,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重大的意义,却也每年都期盼着这样的一个短暂的下午。那个时候,还可以看到鹅卵石滩涂上有些些许许游人留下的痕迹,比如烧烤残留等等。

    后来,建了很高的堤坝,也很少去了。

  

    初一的时候一帮子小学同学兴致勃勃地进行聚会,然后十几大小孩结伴而行到了上林湖,租船进去,到某个山岛停下,开始攀登,寻找所谓的小瀑布。结果迷了路,多亏遇上了住在山里的村民,当然,他收了五块钱把我们引到那个瀑布前。说是瀑布,真的小得没法形容。不过,很可爱,很干净。下山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路蹦蹦跳跳,遇着沟壑,遇着山民,遇着坟墓。有惊有喜,相当快乐。

    接下来就是一大段空白了。或许是我的出生地离上林湖只是几公里之遥,所以从小就听到她,从小就跟她结缘。读了高中,一大堆同学都只是听说过却没去过。当时我那个吃惊啊,我们都是一个县的啊。真是的。

   

    最近的一次就是高中毕业的暑假,一个要好的男生说要去上林湖看看,因为他也没去过,只是听闻。于是我就当作是个所谓的导游带他去了。八月份的太阳相当厉害,回家后晒黑了不少哦啊。

 

    现在的上林湖或许没有想象期待中那么美好了。但是,那三个字和久远以前的印象,用是最最美好的。而且我知道,上林湖在海外的名声还是不小的。毕竟越窑青瓷的发祥地不是白当的。要不然余秋雨先生也不会那么引以为傲了。

    上林湖,是一个象征,是一个永恒的标记,在心底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声音的回忆
后一篇:雪世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