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李叔同故居不得,憾归

标签:
李叔同出游安静旅游 |
分类: 如嬰如落 |
昨晚上就翻看地图在脑子里大致形成了一个李叔同故居方位的概念。一大早又翻看地图确认各个道路和周边建筑物等等。临出门又觉得好像方位感不是真的很好,更何况天津的道路有点时候很奇怪的。地图也不一定太正确,但是还是把地图给揣上了。到时候顶多看路标问路人嘛。
和通通吃了早饭,然后就骑车出发。因为通通要去家教,只有我一个人了。不过,本来就打算一个人的嘛。她也不一定对叔同故居感冒。还是一个人的好。毕竟,只是我自己一厢情愿地想去看看息翁故居的。
书上说,息翁祖籍在我们浙江省(开心啊),只是他在天津出生,又在天津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应该是在上海度过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卫津路——南门外大街——一路向北!经过了标志性打建筑夏日荷花酒店大楼,然后拐弯,直奔海河!地图上的标志显示,故居在河对岸。于是,骑了好久才找到可以过自行车的桥。放眼望去,尽是现代化了的高楼大厦。故居会在这一片鳞次栉比中?我从一个街骑到另外一个街,再绕了一圈,尽看那些看上去比较洋式的旧点的屋子。可惜,什么都没找到。怅然若失的吧。周围也没个可以问到人。
于是,原路返回。
记起来的路上,有一座寺庙,回去的时候可以观摩一下子。反正,早就想去了。
难得放晴的天气,骑车那么久,还真的蛮累的。原来地图上标记的那么点点距离,放到实际上真的不近哪。不过,就当锻炼也是不错的。想来早饭吃了那么多,骑到所谓目的地的时候就已经决定饿了。消化完了呀。
在莲宗寺门口停驻。墙上好像有凸起的“阿弥陀佛”四个白白的大字,有土红色的墙色映衬着。感觉,也就那样吧。我看了看莲宗寺的来源简介。是天津近现代第一座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丛林。哦,它用来“丛林”这两个字。看来,当时确实是不错的。跟净空法师所说的差不多的吧。而今——在门口放了好多块告示牌子,写着是“……法会……XX元……XX元”“……法会……XX元……XX元……”“……”“……”
然后我只是抬眼看了看它的门楣,上面是三个镌刻的“莲宗寺”字样。我头也不回地驱车回学校。
一路回来,心里蛮失落的。倒不是寻访息翁故居而不得。那个地方,若地方政府有心,总归是在哪里的,只是我没有发现而已。等到机缘成熟的时候自然能够去到。而且,去看看也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对于俗家李叔同生活的旧居的好奇心而已,也想模仿一些什么人追慕逝者罢了。至于莲宗寺,和乌山的到场比起来,真的,还是乌山比较好。至少,方妈妈从来不要去听经的念佛的信徒们一分钱,什么都是寺里供养的。虽然自然有大方着供养着整座寺庙,但是……………………
仔细想来,其实我这又是何必呢?
心心念念找寻着什么样合自己频率的寺庙,根本只是外在形式罢了。
佛家说的“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己”并不是在课堂上讲讲而已的,是叫我们去落实到行动中的。
如果心里能够平静,何处不是净土?身单影只又怎样呢?
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