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起----支离破碎

(2006-08-30 12:46:25)
分类: 如嬰如落

  风起----支离破碎

  “这是我给你的备忘录,孩子。

   1.愿你记得来过,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短短岁月。
   2.愿你记得痛过,记得分别时我的不舍和无奈。
   3.愿你记得听过,记得一个从我到你,爱的轨迹画下的故事。

   一月六日,今天早上我们吃了烤土司和杏子酱,这是我们最后的早餐,我的宝贝。
 
    有一天,我终于老了,那时你已经长大,与我如今的模样相仿。而他们都已经走了——他们是一些曾经对我很重要的人,包括你的父亲。坐着沉着的船离开,去向水底或者冷寂仙境。没有谁来得及看足谁的成长,没有谁真能陪谁翻山越岭,抵达人生的极乐。他们只不过都是我人生长长短短的段落,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你的段落,我的孩子。
    但你不要为此过多地伤悲,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如此,脑海中充斥着别离、永诀、错过这样一些词语。每每想到与爱的人分开,就会心痛和不甘,还是因为对世间的情意有着太多的贪恋。——
    ——
    可事实上我已经决定阻止你的到来。就是今天,下午三点之后,从我的身体剥离。我就这样告别,再无相聚。所以上面这些不过是我的幻想罢了。孩子,你的妈妈是个女作家,以杜撰故事为生。她写过那么多的故事,从旧城墙上的女鬼到鹧鸪村的乱伦少年,从殉情的葵花到转世的黑猫,然而她的故事却没有一个是真的。她把别人的故事当自己的,她把自己的故事当别人的,因此她写别人故事的时候潸然泪下,然而过自己的生活时却麻木迟缓。————”
                                             ——张悦然《水仙已乘鲤鱼去》


    不知道为什么,读这段话超有感觉。
    书中是有出现了鲤鱼和水仙,但我到现在真的不是很清楚到底有什么关系。
    隐隐约约吧,或许我能够理解一些。但也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而已。
    我最害怕的就是类似的事件发生:
    明明很爱对方,可是因为很多事情的缠绕让自己无法真正去面对或者去真正看清楚;而往往等到曾经深爱自己的人离开之后才恍然之间意识到那个人对自己是多么重要。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
    命运?
    我无法不认同。
    我知道,依照我的性格,这样的事件发生也不足为奇。
    可是我又真的不甘心。
    所以,有时候,人真的应该信奉“难得糊涂”这句话。
    人一旦看得太透,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可是,我说我就是看得太透,那又怎样呢?我又没办法返回当初的小鸡肚肠。
    其实说看透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否则我又何苦坐在教室里苦苦学习呢?还不是为了那个鸟一样的功名还有什么前途。
    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人总是要活下去的。既然要生活,就不可以糊涂而过。
    我要辉煌。
    虽然这样的人不多,但有一份这样的心意就好。
    没有为什么。
    其实我现在说着这样的话,转头就立马忘记了。
    有多少时候我是记得自己的承诺的呢?
    还不是在鞭子的作用下蹦蹦跳跳前进。
    什么理想在教育制度下都已经泯灭了。
    我并不想为自己的白痴行为找借口;事实就是如此。
    我就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
    因为不是优秀产品,所以我可以毫不廉耻地说自己是牺牲品。
    其实很多不足,还不是自己的性格导致的。
    要怪只能怪自己。
    要恨也只能恨自己。
    为什么自己就没法立下刻骨铭心的壮志,为什么自己就没法赶死队一样去奋斗。
    每次我都有自己堂而皇之的借口。
    为什么?
    我真的好恨。
    “想得太清楚反而迷糊”,不知道这句歌词套不套得上。
    什么时候我才可以真正长大呢?
    老爸叫我囡宝宝。
    我听得很感动。
    真的,我还没有长大。我只能是个宝宝。
    算了吧,不要再显得什么都看透的样子,什么都通晓的样子。
    我还只是个孩子。
    我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地读我的书。
    为什么不可以呢?
    水仙已乘鲤鱼去,但他们都的确存在过,在她的心里留下的深深的印记,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份终得的安恬和一个鲜活的生命。
    水仙已乘鲤鱼去,但我的心还在,还是健康无缺的。
    我祝福她在苦难后获得安恬,我也相信我也可以获得我想要的东西。
    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储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