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婆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2001年的春节。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总共不超过半个月。所以,作为客人和朋友相处,大家都客客气气的,所以彼此还很融洽。
2004年,我的儿子出生了。为了照顾儿子,我们把公公婆婆请到了身边。于是,在2004年10月12日,儿子刚刚满月的时候,公婆风尘仆仆来到了我们家。从此之后,我们开始了朝夕相处。
如今,儿子已经4岁半了。所以,公婆在我们家已经呆了4年零半载。
期间,我们有过矛盾,有过误会,有过委屈,或许,彼此的心里也有伤痛。
欣慰的是,我和婆婆相处4年多的日子里,除了不快,我们之间更多的是彼此的关心、照顾,以及彼此之间相濡以沫而产生的亲情。
一些是是非非过后,心中感慨万分。婆媳并非“天敌”,虽无血缘关系,却情似母女。四年多来,我领悟到了,婆媳相处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要讲理。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正直的人,为人处事必须要“讲理”。这里所谓的讲理,是指做事,特别儿媳做事情,必须要有理可依,有据可查。当然,在一个家庭中,并不如法庭一样严格。但是作为晚辈,必须坚守道德底线。如果总是不讲理,长犯错误,很显然,是制造家庭矛盾和婆媳关系危机的罪魁祸首。做事情,一定要“理”当头,这样,才能行得正,坐的端。如果讲理的话还是有问题,那么肯定是有人“无理取闹”了。相信这样的人和事并不多。
二是要用心。家庭要用心经营,婆媳关系还是要用心,甚至苦心经营的。这里说的“用心”,是要有智慧。比如,老人要哄。需要说好话的时候,多说几句好话,这样鼓励和夸奖的效果都有了。老人如果喜欢钱,就有事没事给点零花钱,日积月累其实也没多少钱,但老人高兴。如果老人喜欢穿,就出差或是闲逛的时候多替老人买几件光鲜的衣服。衣服买到家,钱多钱少是次要的,但老人图一“开心”。再有,就是多沟通,多交流。老人也是人,况且是养育了你优秀老公的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明事理的。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说开了,都是“理解万岁”!
三是要有情。我很赞同我曾经的一位领导讲的话:“家中无真理”。无独有偶,我的一位同学也跟我谈到,“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一个讲感情的地方”。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把我第一层的意思否了。我第一层的意思是“正己身”,这里的意思是,家里的事,特别是和婆婆之间的事,不要一定白扯清楚对错。婆媳之间,对于很多家庭琐事,是毫无“对错”可言的,重要的是“和谐”。所以,对事、对人都要讲感情,双方都有感情,婆媳之间关系自然就融洽了。
四是要独立。所谓的“独立”,并不是媳妇要跟婆婆划清界限,而是作为儿媳妇本人,最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这样不但可以赢得社会的尊重,在家庭中也比较容易树立形象。说白了,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呢!你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收入,有时候想跟婆婆讨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当然,钱并一定是决定因素。如果上述三项原则把握好了,相信婆媳之间的关系就并不难处了。如果再有第四项原则,那可就锦上添花了!
我的“玉女心经”,你记住了吗?
我的其他关于婆媳关系的博文:
婆媳关系真的如此难处1——古往今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7474a010095e0.html
婆媳关系真的如此难处2——道听途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7474a010095sf.html
婆媳相处真的如此难处3――第一次亲密接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7474a0100967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