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还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地生活。”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和被迫劳动,而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有快乐。”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启示:
无论名誉,爱情还是金钱,只有与人分享,才是快乐的生活。
近日在读《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这本书告诉我们凡事有因果。人自出生命已定,但命自我立。只要觉悟后弃恶修善,就可改变命运。从2009年元月朋友推荐的《和谐拯救危机》,我第一次知道了净空法师,也初次接触佛学;到2010年4月的《零极限》一书,虽然这是一位外国学者所著,所传授给读者的理念无不体现佛学精华,说明佛学无国界。现在有幸拜读到《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让我对佛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中感悟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