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家讲坛》请于丹教授讲孔子的《论语》中关于“勇敢”的话题,我很感兴趣。可惜只看了个头,就因一些事情所影响没能继续看下去。于是,便自己试着对“勇敢”重新进行了一番思考。
通常意义上的“勇敢”是指武力的骁勇。比如说在战场上不畏敌人,勇往直前;或是面对坏人(歹徒)奋不頋身、斗智斗勇。但我想孔子想通过《论语》告诉人们的“勇敢”不仅仅是这一种含义,更多的是面对各种困境的一种坦然心态。
在现代生活中,当你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或者当你处在事业的得志期;当你处于事业的低谷期......种种境遇你能否“勇敢”面对:得意时不张扬、稳住心气;失意时从心底里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去积极地想办法。因为一切好的和不好的东西终究会过去,就象生老病死,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其实,你能适应现在的工作与生活,就是一种勇敢。任何的攀比与浮夸,都是和自己过不去。
我原本是个胆小的人,但是通过对“勇敢”的再次思考,却让我觉得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因为我相信“怕由心生”,坦然的心态会让我勇于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考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