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中国医生》们“在一起”,去感受唯有真情才能打动国人

(2021-07-09 15:57:56)
分类: 娱乐评论

2020年的抗疫一战,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情感记忆。在疫情退散的今天,反映抗疫故事的影视作品出现了一部又一部,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不过一二。今天去看了《中国医生》,不得不说,这可能是其中最动人最好哭的一部。

在真正看到电影前,我的期待全部来源于它的大牌阵容。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主演,又有拍出《智取威虎山》、《烈火英雄》、《中国机长》、《红海行动》……的博纳影业的倾力支持,这部电影优秀是理所当然的。

但去之前还在想,有口碑不错的剧《在一起》珠玉在前,与它选取共同原型的电影《中国医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口碑,并不好说。

直到坐到电影院里,被银幕里的角色带回到2020年的武汉,种种顾虑也都挥之而去。

真情之力抵万钧。对于抗疫这样的题材来说,不需要编剧和导演过多的艺术加工,只要将发生在武汉的故事原模原样地展示在大众面前,就足以打动每一位观众。

同时,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的作品,如果一味地上演催泪小故事,失去医疗作品应该有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票房,口碑肯定是要牺牲的。

曾经一手打造《中国机长》的刘伟强,自然不会忽略这两点。在真实感和专业度上,《中国医生》做出了出色的表现。

作为抗疫之战最先打响的地方,武汉金银潭医院得到《中国医生》和《在一起》两个团队的共同青睐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武汉抗疫的中心,这里发生了太多太多值得人关注的故事,院长张定宇更是赢得大众钦佩,还获得了“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这位年近六旬、罹患“渐冻人”症的院长,走路时总免不了踉跄,但他同病毒斗争的心却是一贯的坚定。

疫情初期,他最早组织全院医护人员收治患者,发现势头不妙,当机立断组建隔离病区。

而像张院长这样,面对疫情身先士卒、奋勇在前的医生,武汉金银潭医院不止一位!《在一起》和《中国医生》都选择了这里,奇怪吗?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原型,在不同导演和演员的手下,也会有所不同。

受限于电影的时间,《中国医生》做不到《在一起》那样,事无巨细地展现医生们身上的故事,它选取的视角更加直接深入。

两部作品最大的共同点,在我看来不是原型,而是创作团队对医生脆弱一面的不回避。

《在一起》中,倪妮饰演的小护士,临阵脱逃,面对出租车司机的质疑,她的所有不甘与愤怒都发泄了出来。但抹抹眼泪,第二天还是继续上班。要辞职,也得等到疫情以后。她最后还是没有做“逃兵”。

《中国医生》里,同样不讳言医生的挣扎。整天穿着几层厚的防护服,看着一位位病人的离去而无能为力,他们的心里怎么会不害怕?

怕自己死,也怕病人死。这样的恐惧,电影院里的我们也能感同身受。

但害怕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是医护人员,是病人和家属眼里无所不能的人,怎么能说出自己的恐惧呢?如果医生自己都害怕,又有谁给病人以力量,让他们撑到病好的那一刻呢?

哪怕已经质疑起了自己当医生的资格,所有的脆弱,都只能憋回心里去。

房子摇晃的时候,总有顶梁柱支撑。武汉金银潭医院里,张院长就是这样的顶梁柱。

病人痛苦,家属埋怨,医护人员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压抑,张院长的一席话,惊醒了每个人。

“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这样的话,说在别人嘴里是坐着说话不腰疼,由与“渐冻人”症斗争、曾经远赴非洲做医疗援助的张院长说出来,却有着千钧之力。

这不是喊口号,这只是对“人民英雄”的如实还原!

为了做到足够的专业,演员们一个个补齐了医疗知识,剧组也不惜投入重金,几乎是1:1地还原了金银潭医院的部分场所,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中心静脉穿刺、心包穿刺、ECMO置管……医院里我们可以看到的场景,这里都一应俱全。

电影拍出来后,张定宇院长对张涵予说了一声谢谢。在他眼里,这部电影“展现了我们的经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场战斗”。

这话不虚。《中国医生》展现医护人员的伟大一面,也不会刻意隐瞒那些不体面的、脆弱的场景,这样的真诚,反而更将我们带回了武汉的情景。

就凭这份“真”,《中国医生》,你一定要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