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智娱至乐
智娱至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061
  • 关注人气:24,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居半日游

(2021-05-15 16:06:49)
分类: 娱乐评论

安居半日游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的消费水平是这样上去容易下来难,审美眼光其实也有容易这样拜高踩低的心态,连孔子都登东山小鲁,登泰山小天下。

比如在遂宁市里读高中学习三年,回到镇上就觉得这里土气。去了省会学习工作和生活,再回到地市,觉得城市也小气了些。还好去了北京上海甚至国外,回到成都,反而只觉得亲切舒服,没有觉得落后土气,于是就在成都定居了,这仿佛是定居的底线,也是舒适区。

但作为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城市里,生活方式依然有些格格不入,节俭、规律、枯燥、乏味,时常向往与大自然亲近,清新的空气和满眼的勃勃生机,所以经常回老家。但都是直接略过城区和小镇,直接从城市回归农村,因为是从小长大熟悉的环境,也没觉得不适。

这些年农村变化很大,从行政区划到交通等配套设施,都在跟随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调整。

以前去市里念高中,赶车会经过隔壁的安居镇,那时候还是和老家东禅一样,只是一个平行级别的小镇。

但十几年前,这里突然升级为区了,老家就变成它管辖了。对于这个变化,起初还是有点不接受和不适应。其实论资源禀赋和特色,和老家也没太大区别,只不过是离市区更近,地理位置和交通更好。所以当时的感觉就像同时进宫的姐妹,大家等级差不多,但突然有一天有人得宠上位,成了一宫主位,自己也低人一等有了尊卑和待遇差异,难免有些无奈和抵触。

这也就是小市民的想法而已,并不会改变什么。随后十多年,偶尔回老家后去城里办事路过,也只是看它高楼起,看它五脏俱全,但都是飘过,从未踏足和深入感受下。

最近休假,因为长期在乡下老家宅居,或者在附近村庄溜达。但有一天停电,在家没法做事,就去了这个区的城区溜达。

从乡村公路上的摩托车到国道318上的大巴车,折腾两趟也很快就到了。即使是城区,这些年也在努力扩建新城和各种公园湿地,但要去哪办事,都不用打出租车,更不用坐三轮车,也不用导航,随便问问走走,也能很快到达。

即使给街道取了几十米大街、国贸、琼江、滨江等听起来大气的名字,但从城市体量和街道气质,都撑不起这些名字,看得出新建城市的功利和虚浮。

城市应有的功能和设施都是具备的,街道也和大城市的布置差不多,人们的着装打扮和生活,与大城市相比也无明显的差别,但还是能感觉到一些差距。因为很靠近乡土,所以街道难免多些尘土。只有新修的政府功能区,靠近山坡,空气好,人烟稀少,没有那么多行人和车辆喧嚣,显得干净清新不少。

只是附近本来想消费政府功能区升值空间的一些商业性开发项目,要么荒芜成了烂尾楼,要么冷冷清清,纯属东施效颦,可以预见会失败的投资,还有点影响这个城市新城的应有的勃勃气象。

一条小河沟,也被打造出了滨江路的配置,只可惜流水浅浅像小溪,旁边长满了野草,将绿化带和各种湿地公园都带累得没有了气质。这些都是现在城市建设的标准化套路,但是都少了些自己的特色,还不如纯天然乡土气息清静自然漂亮。

所以一个新城,都不叫半日游,一个小时就能溜达完,居然除了车费,没有花一分钱。好像这里没有什么想买的,想吃的,想消费的,很难让过客在这里留金,只有常驻人口的刚需支撑,但这样的城市,又怎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常驻呢。

这里即使早已升级为区,但还是浓浓的乡镇气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人一样,不仅仅需要金钱做外衣包装,还需要时间和底蕴来修来内核,这是个任重道歉的过程!

但无论如何,这里是我的家乡,即使不如外面的世界精彩美丽,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依然热爱,希望这里能发展得更好,带动乡下老家也能享受福泽便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