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书 梳理
标签:
情感 |
关于书,在我的印象中,很小就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因为自明事以来,即使在闭塞小山村,书也被封为圣物,农民也把读书识字看得很高大上很珍贵,抱着单纯的崇拜,因为自古以来底层人也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所以成就了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崇高地位。
但是那都是外人对读书人的看法和期待,对于真正读书的人,更在乎书中的东西,而读书过程也无意中用时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回想起启蒙时第一次碰到课本那种心情,如今仿佛还能回味纸香墨韵,好像那时就能把书中描述的场景幻想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或许这就说明我和书是有缘的,正如算命先生们一致认可的一样,我是读书之人,虽然也没有在读书做文章方面有所建树,但确实读书占据了我青春时期多数年华,也慢慢改变着我的生活。
我是一个敝帚自珍念旧的人,很多用过的东西都舍不得扔,对书自然又是多份厚爱,虽然很多书学过之后也很少再去翻阅,却也舍不得扔掉。而且除了课本,由于小时候条件有限没多少机会买书,所以一直养成了不爱买书的习惯。即或是这样,但毕竟读了近二十年的书,无论是课本、课外材料或者偶得的书籍,还有大量的笔记摘抄,堆在一起还是很多。由于住所经常搬迁,搬运起来也是很费力费事,每次搬迁都会把过往的书籍笔记资料挑拣精炼一番,该留的留,该处理的处理。
暮然回首,相信很多人都会迷茫时间都去哪了,或许财富、阅历、苍老是很好的旁证,却都不够生动告诉你答案,但整理以前读过的书做的笔记写过的东西,却能让往事历历在目,多少个白昼在教室郎朗诵读,多少个黑幕挑战夜战,多少次奋笔疾书,多少次冥思苦想,多少次挥汗如雨,多少次冰手冻脚,多少次考场征战,多少次成功失败,都在那字里行间一一浮现瞬间闪过。时至今日,不知道曾经像海绵一样汲取的知识,还有多少在记忆里沉淀、转化和升发,有多少曾经用过,但绝大多数已经随时光从脑海中遗忘,只在曾经帮助自己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但不管是否还记得,它都在那里,从不消逝。
由于空间有限,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旧物都妥善保存,无处搁置这些曾经耕耘战斗的工具,也没有时间再去细读过往的点滴,虽然不舍但也只能卖掉。撇开无价的知识不说,几十块一本的书却只按每斤两毛的废纸卖,基本上等于白送,让人感慨良多。虽然有点唯心,但确实世上很多东西,昂贵和廉价只在一念之间,知识也像爱情和信任一样,有时至高无上价值连城,有时却很廉价任人践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