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巡演红楼梦和梁祝,国人卖了名著还帮着数钱
(原创)
转载联系:
QQ:13867615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0/17/8/15/c28100718_133cc736696g214.jpg
华语历史名著翻拍每况愈下,无人敢碰经典
说到当下的华语影视艺术界,表面上看似非常风光繁荣,作品数量和市场价值空前,但是这都是表面的苍白的。所谓的艺术工作者们,充分享受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剧、宫廷剧满天飞,但是翻拍跟拍成风的同时,作品质量整体每况愈下,不尊重历史和原著,任意进行篡改,越来越空洞肤浅甚至是恶俗,看着这些成天充斥荧屏圈钱的作品,不仅让人烦躁,也让人觉得可悲,让后代的历史知识如何传承,艺术修养如何提高。
但与此同时,一些经典的名著却无人能碰,甚至碰必死。比如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这么多年来,虽然尝试过对其进行艺术创新,但目前为止电视剧版本只有一个,电影尚无,其他话剧等艺术形式,真正能解读和推动名著走向大众的并不多,所以也折射了国人对名著的解读和传承不够。
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0/17/8/16/c28100718_133cc73de7cg215.jpg
朝鲜巡演话剧《红楼梦》和《梁祝》打了谁的耳光?
近年来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国人难以完全消化,其他国家也可以享用,特别是美国和日韩,很多以中华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创新都取得了两人羡艳的成绩。不过这也能理解,美国一直走在文化创新前沿,日韩发展也很快,但是一直闭关锁国的朝鲜,虽然未能在影视作品方面走向世界,却频频试水中国名著。虽说文化交流共享很正常,但是国人经济和文化创新不如中日韩的朝鲜的频频挑战名著,不知道有没有让某些人惭愧,有没有打到某些人打着文化大家招牌圈钱的名人的耳光。
国人卖了名著还帮人数钱
中国人在歌剧和音乐剧领域不敢碰的《红楼梦》,朝鲜人碰了,不仅碰了,还搬回了“红楼”的“娘家”演出。朝鲜血海歌剧团歌舞剧《红楼梦》在北京、呼和浩特、长沙、武汉、福州、深圳等城市巡演赢得了中国观众由衷的掌声和超高的评价。7月12日至13日,朝鲜歌舞剧《红楼梦》走进辽宁大剧院,而由于《红楼梦》在中国大获成功,朝鲜方面正计划排演中国另一经典题材“梁山伯与祝英台”。
朝鲜歌舞剧《红楼梦》感人至深,在北京演出时就有老先生因为情绪过于悲伤和激动,不得不两次服用速效救心丸才坚持看完整场演出。朝鲜歌舞剧《红楼梦》每场演出170分钟,不设AB角,演员们还要参与装卸台,强度可想而知。但这丝毫不影响艺术家们舞台上的发挥,“他们都是为了《红楼梦》而生的。”中方人员这样感叹。
在不得不佩服朝鲜纯洁努力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但作为名著娘家人的国人们却只能消费其他国家的改编成果,是否会觉得汗颜,难道是我们卖了祖宗还在帮人数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