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井底之蛙正名

(2009-05-11 11:25:46)
标签:

井底之蛙

青蛙

道德操守

词语

形象性

文化

分类: 人生感悟

                          为井底之蛙正名

前几天,侄儿们在看寓言故事动画片,其中又有著名的井底之蛙,突然自己麻木的神经仿佛被刺激了一下,井底之蛙,现在看来,多么清净唯美的画面,为何在自己心理却以那么消极的色彩被尘封了那么多年。井底之蛙,这个看似没有浓墨重彩的词语,早在儿时的记忆里,就被抹上了一层消极颓废鄙夷的感情色彩,几十年来,对这个词语以及背后无辜的青蛙没有任何好感。

在幼儿教育中,为了让孩子从小懂得一些成人才懂的人生哲理或者应该遵守道德操守,借助一些动物作为载体来增加故事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井底之蛙的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坐井观天鼠目寸光,应该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胸怀大志。这种积极向上的启发式教育在儿时的教育本无可厚非,在我们懵懂少不经事的时候,确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我们在这个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人生道路上闯荡几十年后,回过头来看井底之蛙,不再有儿时的鄙夷不屑,倒是对这只怡然自得知足满足的青蛙心生羡慕。儿时从井底之蛙的故事开始,就暗暗发誓不做井底之蛙,要走出农村,开拓视野,于是有了风风雨雨的四处奔波,心中一直充满着无数的梦想和希冀,甚至于多得迷失了自我,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却不知道自己最需要和最有可能的得到的,忙忙碌碌,碌碌无为,然而心舟却被物欲功名压得几欲颠覆。这时候,多么渴望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能为自己的心找到一片虽然狭小却宁静属于自己的天地,不为世间功名利禄所累,修身养性,知足常乐。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积极向上的同时却容易迷失尺度,凡事过犹不及,积极向上胸怀大志难,要让我们练就游刃有余地收放自如更难,这或许就是“聪明难,糊涂更难”的人生智慧的最好写照。

从此,井底之蛙,不再是儿时的记忆,更是我向往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梦境,这种回归而这一切傻傻的青蛙并不知道,只有所谓聪明的人才更懂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分寸尺度
后一篇:解读纠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