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范跑跑”引发的危难选择思考
思考这个命题,是假设,因为当时我不在讲台,不完全是假设,因为目前我还是一名教师。汶川大地震后,举世震惊,全国人民关注四川,关注遇难者,关注灾民,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大难中,全国人民的爱心感人,灾区人民的坚强感人,子弟兵感人,孩子们感人,教师们感人。当我们在被无数的先进事迹感动落泪的时候,也看到看到一些例外,比如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绰号“范跑跑”的老师,又勾起我地震时的恐怖记忆,引发我的换位思考。
虽然我也是一名教师,但是地震时我不在讲台,当时正在一座21楼的写字间做事。刚开始晃动的时候,我和绝大多数在成都的人一样没反应过来,因为我们压根不知道我们生活在活跃地震带周围,但是持续的剧烈的摇晃让我们意识到地震,头脑里出现一幕幕只在萤幕中看到过的地震惨烈场面:钢筋水泥砖头瞬间铺天盖地压下来,有人迅速死去,死无全尸;有人受伤不得动弹慢慢死去;有人在疼痛、无助、绝望中等待;有人在暗无天日的无边黑暗中期盼煎熬、、、、、、,在漫长的楼梯中仓皇逃跑时,心里满是恐惧和绝望,难道我们就要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失去宝贵的生命,这么突然,这么稀里糊涂,这么痛苦。虽然我们经常都说活得很累,经常把死亡说得那么轻松,但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活得多么肤浅和狭隘,原来生命中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不舍,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当时一边跑一边想这些很沉重的命题,完全是处于本能在逃命,完全顾不得周围有些什么人,也顾不得平时争得头破血流的金钱和物质,这就是当时最真实的状态,相信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态。
当暂时逃离过后,马上反应过来,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牵挂的人,也为自己刚才所谓的本能的慌张和恐惧汗颜,也向那些在生死时刻还能只为别人不顾自己舍小家保大家的致敬。
看完网友对“范跑跑”的声讨,看完“范跑跑”的辩解,我无权职责他们,因为那一危机时刻我也有他的本能反应。但是如果有父母老人在一起,我肯定不会为了自己而不顾他们,因为我的生命是他们给的,即使用生命我也无法报答他们的恩情,没有他们我也不想孤单地活着。如果我当时站在讲台,虽然我也会有迅速的本能反应,也会有思想斗争,但是我最终不会舍下学生第一个冲出教师(房屋真的要垮我们也跑不出,我也跑不赢那些比我还粗壮的大学生,哈哈,开个玩笑),因为我宁愿死得其所也不愿苟且偷生,如果我面临的是少不经事的中小学生甚至幼儿,我会很着急他们没有求生知识但我会尽力保护他们,但我面对的大学生,如果地震时我在讲台,我迷茫的是该组织逃跑还是该就地自救,我会为自己作为教师却缺乏地震急救知识惭愧,但我的心与同学们同在,这可以借用“范跑跑”那句话:“这无所谓高尚与否,这只是我们的选择,与道德无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