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守智的烦恼——拒绝长大、抗拒社会化
即使是在自己的网络自留地——博客中,我还是在刻意回避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文字上让人觉得一直在努力探索和思考,似乎过得很积极和充实;从外表上看起来还是很时尚和年轻,仿佛过得很轻松和洒脱。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一切都是自己强装出来的假象,毕业后这两年时间里,没有哪一天内心没有挣扎和矛盾,有时候真的是身心疲惫,虚弱得一阵风就可以吹倒,脆弱得一句话就可以击碎。
我向往自由、崇尚个性、思维发散、想象丰富,但却不具备独立特性的个性和勇气;我外表坚强亲和,内心却敏感叛逆,蔑视庸俗和堕落,却也贪慕虚荣急功近利。我在努力冲破自我束缚却又抗拒外界的冲击,所以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矛盾并痛苦着。
27,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年轻的年龄,还拥有许多希望也可以承担很多责任和压力。但相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这却又是一个沧桑的年龄,不能再无忧无虑和冲动狂妄,处在进退维谷中不再敢慷慨大方地说:“一切可以重新再来!”同龄人早就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蜕变开始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了,我却还幼稚地徘徊在个性与社会的挣扎中,我可以无视那些物质诱惑不顾大众的生活模式和路径,但是我必须面对生存压力和自己内心对成功的渴望。不能说自己坚持的东西就是纯洁的正确的,社会的东西都是复杂的堕落的,克服掉自己那些单纯幼稚的想法,才能较好地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我并不排斥外界的冲击,只是在碰撞过程中自己不够坚强和理智。我不想承认自己已经长大,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做好承载那么多责任和压力的物质和心理准备,自己的那些单纯想法以及制造的假象只是自欺欺人,让自己更虚伪、更挣扎、更痛苦。
人,不能老是只生活在自构筑的虚幻的梦网和围城中,否则只能作茧自缚。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波折、痛苦和矛盾挣扎,不要把自己想得是世上最可悲最可怜的人,要想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除了个性以外更多的是社会共性,才能把自己从自我意识中解放出来,去寻找更多的共鸣,准确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