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木偶剧人偶剧灰姑娘 |
分类: 娱乐评论 |
一、作为观众对作品的印象
该作品是根据格林童话改变的,并利用了人偶表现形式,所以主要是针对儿童朋友的一档作品,在元旦佳节为成都儿童们提供了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该节目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
1、剧情。剧情改编自著名的格林童话,相信许多家长老师都有给孩子们讲过《灰姑娘》的,这次学多孩子和家长都是慕名而来,想看看这个故事搬上舞台是什么样的,通过生动直观的舞台表现更深刻地教育孩子,也陶冶孩子的文化情操,开阔视野。所以所改变自著名的童话故事为该作品奠定聊一定的观众基础,节约了一定的宣传投入。
2、场景、色彩、灯光和表现形式等。小朋友们喜欢的表现形式需要直观生动,所以舞台背景也设置了森林、皇宫、小木屋等场景,在灯光的配合下栩栩如生,形成很好的视觉刺激。另外其中部分加入了木偶表现形式也比较生动有趣的,丰富的表现形式比较符合小观众求新好奇的心理。
当然,作为一个大人观看还是会从中发现一些还不是很完美的地方,小朋友们也有,只是他们还不懂怎么表达。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些方面:
1、故事情节。此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说不上败,但是故事情节改变自著名的童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观众基础,这些童话故事儿童朋友早在课本上、舞台上很熟悉了,一些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好奇心很强,不太喜欢这些老套故事,而且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自己的喜好了,所以更倾向于选择时尚新奇创新的节目,只有一些没有决定能力的小孩被动接受父母的安排。看看现在宣传炒作的比较火爆的节目,从票房和衍生产品都比较畅销,这些是值得我们做文化产品的企业或单位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以更加市场化更加创新的思维角度来看待文化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经营。
2、介于真人和木偶之间的人偶表现形式。虽然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创新,但是作为一个观众我认为这种创新的形式并没有实质的效果,真人表现有很丰富的表情语言,木偶也是很有趣的动作而且木偶很小大家可以不在乎其是否有面部表情,而给真人带人面具这种人偶形式让大家只能看到动作和听到配音,却看不到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嘴形,让人觉得台词、动作、表演是完全分离的,没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和享受,这种尝试不能说是成功的,或许更让观众觉得是为了掩饰表演者年龄和方便配音的做法。
二、由此引起的对文化企业经营的思考
1、文化娱乐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的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物质生活还不是很丰裕的时期,文化娱乐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或许是有钱人的奢侈消费,总之在这段时期文化产业的构成主体是国家相关机构,并没有市场化的发展,民间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活力并没有释放出来,甚至还不如新中国成立以前某些时期那么繁荣。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后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随着对外开放加深及加入世贸组织后作为国际交往纽带的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些都刺激了我国文化行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市场化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也融入了文化娱乐业的发展,产品多元化和创新、市场化的营销宣传手段、品牌经营战略、“走出去”战略等等这些以前只在有形产品经营使用的理论在无形的文化产品上也应用得淋漓尽致。但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也加剧了,传统的具有优势的文化主体正在受到到具有先进灵活的经营理念的民营企业和自身经营管理体制缺陷的双重冲击,不得不思考体制改革,重新审视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不得不对自身的经营发展重新定位,如果还只是依靠传统优势和传统模式经营,势必只能在夹缝中挣扎。
2、文化产品的创新
现在文化团体和企业主要经营的产品就是歌、舞、舞台剧及电影和影视剧,一般的传统的和规模不大的文化团体主要就是靠政府的一些扶持,负责一些行政或商业演出,但是这块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也很难一直靠这块市场来维持发展。要突破这个瓶颈,一方面就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就是开发新的能吸引观众符合观众需求的文化作品,考虑到资本和人才实力,电影电视剧是需要谨慎尝试的,但是舞台剧却很有发展空间的,且投资规模不大,只是一定要在创新和观众需求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比如这次的《灰姑娘》并没有实质上的创新,而韩国就有人将这个故事改变成经典的现代爱情剧,很是吸引感动观众,我们也可以把它浓缩为一部感人的舞台剧而不是照抄照搬,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舞台剧一定要找到合适的题材、采取符合观众需求的创新形式。
3.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
现在的影视音乐方面,商家已经把宣传炒作运用到了极至,而我们一些文化团体特别是地方上的团体,其知名度和产品只在业界和当地有一定影响,更大范围的市场和观众并不知晓,所以重视宣传推广,注重品牌塑造,开阔视野走向全国走向国外,这方面成都的《金沙》在品牌塑造和“走出去”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尝试,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先进科学的东西就值得去有创意的学习,才能在竞争中逐步增加实力,或许不断的学习创新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李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