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登泰山(组图)

标签:
旅游雪景泰山碧霞祠道教碧霞元君天街南天门杂谈 |
分类: 心情絮语 |
爬泰山多少次了,我已经无法计算了,次数多了,当然也就没了太多的感觉或者说是美感吧,所以对泰山的景,我很少去评说。虽然不大喜欢爬泰山,但每次陪客人去,我却没有怨言,不是我的心态好,更不是我的觉悟高,原因只有一点——山顶上有我们消防兵,他们常年坚持在山顶执勤,吃了多少苦,我无法描述,我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一种精神,即使找不到,我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他们奉献在山顶,他的所作所为需要我仰视——这就让我放平了心态,不再发些什么牢骚了。
跑题了,转过头来说我为什么要记录这次泰山之行。
农历十一月初二,我陪客人爬泰山,拍下了这些图片。
当时是怎么一个情况呢?
在我这次爬山之前,山东、山西、河北等地遭遇了暴雪,泰山也在降雪范围之内,当然,我并不知道这场雪有没有给泰山带来什么灾害,但我知道,在爬山的那一天,我是被山上的景色震撼了的。
第一次在冬天爬泰山,第一次雪后登泰山,山上的景色给人让我雄心壮志:因为看到空旷的山谷,想要做一个胸怀若谷的男人;因为看到洁白的积雪,想要做厚德载物的圣人;因为看到沧桑的泰山,想要做名垂千古的伟人!
这种感觉很奇妙!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留下来自己慢慢品味。
这些图片还是用我那个卡片机拍的,质量一般,见谅!对了,这次也挺巧,赶上碧霞祠里的道士们正在做道场。
好了,发图片与大家分享!
我比较喜欢的一幅,远处云雾中的山
迎客松、道观、雾霭、白云、天边,只是光线不好
因为积雪,过去从不留意的道观却成了美景,还有天上的色彩
感觉云在动
不知是山飘在云中,还是云给山盖了棉被
迎客松在这样的光线下显得很沧桑、很孤独
乾隆题写的“福绥海宇”,我关注的是那个金光闪闪的珠子,跟龙在一起,碧霞祠里的道长说代表级别
初建于宋真宗祥符元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请乾隆三十五年抽修后改成碧霞祠
高山仰止、仙山千秋
祠内供奉的碧霞元君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女神。碧霞元君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民间则亲切地称之为“泰山老奶奶”
道士们正在做道场
还有资料说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