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昆:卧着的巍峨,王石带我看万科

(2009-10-28 20:27:15)
标签:

杂谈

袁昆:卧着的巍峨,王石带我看万科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1292831_2.jpg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1486444_2.jpg

  
文/ 袁昆   
  

这一年有个叫万科的青年25岁了。

这是2009年10月17日的黄昏。这是落日溶金的深圳海滨。听完我随阿拉善SEE协会考察巴丹吉林沙漠的故事,王石饶有兴致地带我直奔大梅沙,解说第四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迁都的“万科中心”。

“你进来就会感到很奇怪,怎么没看到气势恢宏的高大建筑?”王石得意地指着只有6层楼高的一个个从主干伸出的方盒子,“像到了飞机场的候机楼吧,但这个机楼又是悬空的,它的悬拉重量超过了金门大桥,有8万多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悬拉建筑。”王石欣然摊开并抖动着长臂:“怎么样?在这样悬空的建筑下,员工们可以在广场绿地上搞活动 (郁亮正领着保安人员预演晚上的节目“杀人游戏”),你看看,山风、海风可以自由地穿行其间,我们的绿化率是140%,不但地面,还有楼顶。这个建筑体现的是万科探索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新关系、新尺度。”我记忆犹新的插道:“95年万科就提出了三者关系,通过‘明天,我们住在哪里?’的大思考……”没等我说完过去的结论,王石一笑,高调说了新解:“你看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低矮的、横卧的,我们与社会是谦卑的、低调的……”

从地面玻璃体的垂直交通梯上到王石办公室,王石下了个绝对性判断:“袁昆,你在我办公室就找不到一块木材!”噫,有如此奇怪,我迅速去摸摸书柜,敲敲办公台面,王石又得意了:“怎么样?没有木头吧,我对设计师说,树木难再生,长好也得十年,我们南方的竹子就是速生植物,你好好闻闻,我们这才搬来半个多月,如果有气味,那就是竹子的清香啊!”

从室内到外阳台,从员工办公区到茶水休息间,从会议室到展览厅,从步行楼道到顶层太阳采光,王石领着我这个刘姥姥上下左右地转悠着,一个忽而发问忽而破题的解说员,催生了一个还算用心的速记员,现概括梳理如下。各位看官:万科中心到底是一个啥样的建筑?

这个25岁的才俊,以他难以遏止的灵气鲜活地感染着你,他以如注的目光告诉你少年心事当拿云。

他天然地将艺术、时尚、环保交融在一起,看着他,你会感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向你扑面而来;看到他并仔细品味,你会想起“震撼” 、“感动”、 “伟大”之类的字眼。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729352617_2.jpg

他的环保。整座万科中心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伸展浓荫。悬空15米,主干与分枝把大楼办公、SOHO、公寓酒店、国际会议、展示展厅等功能组合在一起;整体太阳能发电不但供应本中心,多余的电力还被国家电网高价收购;每层空气调节安置于地面下,可节电30%以上;中心造价约10亿元人民币,高于同类建筑20%,设计费用约一个亿;这是美国当代建筑设计大师斯蒂芬·霍尔迄今最满意的作品,2010年世界建筑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奖可能问鼎。每层天花下的长杆灯向上泛光,白天只是补充光,入夜就是一景:从远处看来,他就像是大陆板块的漂移,在海上缓缓移动,梦幻而神奇。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3029918_2.jpg
 

他的时尚。整座万科中心又像一群街舞的少年在走着太空步。每层的步行楼梯宽于正常楼道的三倍以上,楼道又分双色“阴阳阶梯”,一半正常级数,一半小于正常级数一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台阶可以坐人,就像大学教室里的讲座论坛,每层楼道的空间设计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而有了人的活动又成了当代行为艺术。各层的员工办公区域都保持万科传统,专设茶水休息间,那里有移动的小商店:投币自取各类小食品,大冰箱里放着各人自带的鲜果,红的西瓜、黄的哈密瓜、白的酸奶什么的……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3401562_2.jpg

他的艺术。万科中心还像一只会呼吸的浮游生物,“龙”的剪影。楼梯外表是半透明的强化轻质碳纤维板,弧形遮阳采光百叶板,根据不同的日照时间与强度,不但可通过电脑自动旋转角度,而且不同调节的方向接受阳光的照射,投到办公室内的光影会发出不同的奇妙效果,那些大小长短不等的方型镂空,是斯蒂芬·霍尔住在17英里苦苦思索的突破。一个冬天的黄昏,斯蒂芬捡起地面上普通的一片叶子,对着夕照久久凝视,小小的一片叶子,他的叶脉经络竟是如此优美而丰富,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外墙百叶的镂空图案吗?这就像当年悉尼歌剧院设计师丹麦的Joern在早餐时切橙子的灵感。那些百叶透出的太阳光影,有的是大斜度的晕光,有的是立体的明光,这就像是中国古建筑中拨弄光影的窗棂、窗花,因光线的不同,透出变化多端的图案,精美清晰、斑驳迷离、似隐还现……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4096011_2.jpg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4388360_2.jpg

我们对建筑发生的兴趣是因为我们被周围世界的规划、设计及其物体重重包围,我们深深地感到对建筑艺术的尊重是多么的不够。一个多小时游历后,回到王石办公室外长长的临界山与海的阳台,王石说了那么多,我有点不忍心,俯瞰整个大楼,我脱口而出:“万科这是‘卧着的——巍峨’ !”

躺着,那是被动的打倒;卧着,这是主动的潜伏。这一年,那个叫“万科”的青年刚满25岁。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5106794_2.jpg
  
  http://www.vankeweekly.com/UploadFilesOuter/TopicPicture/200910261325265383_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恩
后一篇:北京香山红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