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2012-10-19 20:46:35)
标签:

伦敦

奥运会

林丹

博尔特

金牌

体育

分类: 差旅^@^tiffanyの丫丫行迹

    都从云南玩了一圈回来了,可还在吭哧吭哧地发伦敦,也想着先插播一下吧,但又觉得循序渐进是我一贯的原则,射手摩羯是在写博客这件事情上都能纠结要死啊。所以,你们不要急,我还是慢慢发吧,我肯定会在年底出去玩之前把伦敦云南发完的(前提是一切遂了我心愿的话)。

    这一篇原本想过好几种更新的模式,比如关于羽毛球的奥运故事单一篇、采访其他的单一篇、和采访对象们的合影单一篇,但后来又觉得实在不想在私人的博客上还在讲工作讲体育,索性删去了很多采访的内容,更专注于我自己的存在和相片吧。以下这两张是深刻诠释了新闻民工在伦敦奥运期间的工作状态啊,是去EXCEL采访乒乓球的天桥上,样子不美,发型凌乱,表情纠结,大包小包背着提着,旁若无人的赶去一个又一个采访地,可是,我爱极了这两张,多么地自我,多么地本我。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奥运期间我报道的重点自然还是羽毛球,这一届奥运会上羽毛球的故事可说不可说,不去阐述风波,不去描绘样状,就还是来说我自己呗。大概有五天的时间,每天都是从伦敦的通州赶往中关村啊,成为我报常规采访中最远的距离了。不过这是一条熟悉的线路,去年的一个星期就是和weiwei每天在走其中一段,所以那些个站名,早已是了然于心了。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地铁站外直对着的温布利球场,有球赛和没球赛的时候,差别不要太大了。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关于羽毛球的采访,不是从赛场开始的,而是从队员公寓的厨房开始的,好吧,作为一枚吃货,我最先关心的也是大家的胃口问题,要不是后来还赶回去写稿子,我也留下来午餐了。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在羽毛球赛场拍的很多图也懒得PO上来了,就PO这组林丹和李宗伟决赛后的相片吧,那个时候,林丹躺在场边哭,李宗伟跪在场地哭,我坐在记者看台上哭,也已经很难去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是觉得那个时候亲临现场的人没有办法不动容,况且是一个一直跟随着羽毛球的记者,看到这样一场伟大的对决。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和国羽的金牌得主们,好像独缺了田卿和赵芸蕾的,那时候貌似我在赶稿子哎。和风云的那张最搞笑,拍完PO在微博上,大家说,哇,原来你是去采访张学友郭富城了啊。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是的,基本上那几天,我都是这样倒数前三名离开的新闻工作间,离开的时候,只剩下白晃晃的桌椅和日光灯。记得最后一天决赛8月5日结束离开时,我回看了一眼温布利体育馆,夜幕下的它依然散发着温柔的粉红色的光晕,我跟它说再见,不知是否还会有机会再见。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除去羽毛球,我第二个连续去的赛场居然是伦敦碗看田径。看了博尔特、鲁迪沙、接力这些本届田径赛场最精彩的内容,然后人生中第一次写田径的稿子就写了博尔特,我说我这起点未免也太高了一点吧。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再去的一次就彻底丢人了,我和同事唐唐坐一起,平时我们就称兄道弟的,那天在赛场依旧边工作边开玩笑,结果旁边的老外记者就深深地以为我们是一对,对我们投来了各种羡艳的目光。好吧,这次和同事们的各种欢乐以及合影,应该还会再专门发一篇的吧。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在跑田径比赛的前两天,居然还在westfield里偶遇了加特林,看见有人围着几个老黑拍照,一看,呵,不是加特林嘛,后来和同事还约了他第二天在奥运村的专访,结果丫爽约了!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那么首金的采访算是打了一场硬仗啊,因为首金是所有媒体都虎视眈眈的,都想做到所谓的独家,我们头一天晚上也制定了四种方案,最终,留守在MPC的我在易思玲获得首金后,第一时间在IBC接受央视张斌采访的化妆间里完成了需要的采访和拍摄,一天的守候总算得到了回报,是的,往往最终报纸呈现的或许只是一篇文章一张照片,却是我们在前方后方坚守了很久的结果。PS,和小脸美女拍照我压力很大的呀。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后来还帮着当了半天摄影师,给易思玲、喻丹和领队各种合影。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因为就住在EXCEL的旁边,所以很多的采访,特别是乒乓球队的采访大多 都是约在这边的街边咖啡进行的,虽然和王游宇老师采访施之皓的这张照片成为了阴阳脸,但上面这一张我是超级喜欢的。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去华尔道夫采访的徐莉佳,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头晚上才得到的采访,赶紧做准备,睡了三个小时就出发,徐莉佳实在是一个高智商的姑娘啊,采访完成的非常顺利,写成的稿子也算得上奥运会自己作品的前三名。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后来有几次,我还充当了摄影师的角色,去给同事的采访拍照。可能我真是那种不会去计较成本的人,所以什么活儿我也都愿意干,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去拍照,一不出稿子,二不出稿费,但我还是会很欣然前往,作为一名员工,我相信每个单位都需要这样的人,指哪儿打哪儿,不会有怨言,毕竟,作为一名员工,这也是你的工作范畴。那几次的摄影师工作,大家还真觉得我拍的不错呢。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特别是去给采访魏纪中老先生拍照那次,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虽然因为头一天又是只睡了三四个小时而差一点边拍边睡着,但是魏老越来越侃侃而谈的体育、经济、文化、社会的贯通也全然驱散了我的瞌睡中,收益良多。而在给同事和采访对象拍照的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学习他人的采访技巧和沟通能力。后来和魏老合影,真有和姥爷在一起的感觉。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给吴敏霞和何姿拍照的时候,是不住地在感叹俩姑娘皮肤也太好了点啊,真人实在是比照片和电视里要美的。后来我送给她们首日封写下了她们的梦想,后来又带她们去买首日封,合影的时候叫我站中间,脸大的人又表示压力山大了啊。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虽然我的奥运最后一篇稿件是田径的稿子,但是我奥运最后一个专访应该是陈若琳。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伦敦奥运会(8)我和我的采访

大概就是这些, 应该还有一些采访的照片是没有整理出来的,那就算了吧。

遗憾,或许是现在回味起来觉得自己在这些个采访的时候应该再准备充分一些,在采访的时候应该再气场强一些,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再精雕细琢一些吧。

也罢也罢,一次次的采访经历,总会让我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