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借用这个方式见证自己每月的生活和感受,简简单单看电影,简简单单生活。诚然,这里说的电影是指认认真真坐在影院、窝在床上心无旁笃“享受”的,而非无聊时用来消遣的。
《前进巴格达》- 这几天在看关于美国近些年战争中有关宣传公关策略的书,这部电影果然很契合刚刚看到的美国“正面公关”策略,它想做到中立,也一直在做中立,可是那只是它表现出来的中立。不知道和《黑鹰计划》是不是一个班底,总之没后者感染力强,要知道《黑影计划》我可是看了有四遍之多的(不排除乔什·哈耐特的诱惑哈)。
《纳尼亚》- 当我很激动的说要看《纳尼亚》时,都在笑我幼稚,怎么样?我就是喜欢。相比《哈里波特》和《指环王》,我更喜欢这部色彩明亮的儿童魔幻,黑是黑,白是白,少有灰色地带,简洁明快,以至于后来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要是有lucy这样的妹妹和peter这样的哥哥该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噢。(peter长大后又是一个帅哥!)
《看上去很美》- 电影比王朔的原著更让我感触,如果说王朔着力呈现的是大环境的五位杂陈,那么张元更愿意将一个社会浓缩在小小的幼儿园里。想起我的幼儿园,我的角色并不是方枪枪,而应是李老师,哪个小朋友不听话,我总会跋扈的教训一番,甚至是罚站扇耳光,唉,罪过罪过啊。
《一往无前》- 是因为奥斯卡才关注到这部影片,本来是对传记类影片兴趣不大的,尤其是美国的这些个音乐家,我孤陋寡闻,不晓得的说,所以去年的《雷》就不曾问津,今年对准的美国乡村音乐大师约翰尼·凯什我也不知道何许人也,吸引我的是最佳女主角威瑟斯朋,当年《律政悄佳人》中青春可爱的瑞茜成熟蜕变。
《燃情岁月》- 中途有两次我流了眼泪,也许并不是影片本身的动人之处,而是我深陷某一种情绪而不能自拔。什么样的情绪?似有若无的渲染+不可未知的离开。“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BRAD PITT的男人味才是最淋漓尽致,没有女人不心动吧?
《沉睡者》- 看完《燃情岁月》便找来这部《沉睡者》,虽然只是四分之一的戏份,但PITT的魅力已然不是现在那个史密斯先生可以比拟的。有一点点沉重,也印证了我一定要找家庭美满、童年幸福的另一半的意象,阴影,不是太阳出现才看得到。
《莎翁情史》- 直想看却没有机会,结果却比我想象中差了好多,不过又是一个戏套戏而已,莎士比亚的形象就这么毁了,原来,莎翁也有野史啊。
《艺妓回忆录》- 看此片的唯一目的就是耳测一下章子仪的英语水平,看罢之后的唯一感受就是她说的显然差巩俐和杨紫琼太多,意料之中,据说她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过CET4完全没问题,拜托,人家老外都过不了4级,你说几句美语就易如反掌?不过现在倒也是开始欣赏这个和我同年、聪明努力的女子了。
《金刚》- 我二月硬是没有答应别人去电影院看此片就是秉承我一向不喜欢“大家伙”的口味,可多多说她看了之后很感动,于是找来看看,唉,我极力想让自己感动一把,可怎么觉得搞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