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号,体育新闻头条便是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我几乎忘记了。
我不想去看任何有关它的报道,因为心有点疼,因为现在的我,只是一个看客。
对于斯诺克,本是一个离我相去甚远的项目,但去年的这个时候,却让我对它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北京的三月底,还是春寒料峭,街上所有人都面无表情,只有我喜形于色的连续七天赶往海淀体育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跑国际大赛。

先是傅家俊,在新闻发布会后,他看见拿着相机的我,便用英语拉我一起合影,当然,他应该是不会说中文的,毕竟常年生活在英国,可是转身分明听见他和别人在用港味的普通话交谈,我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你会说中文啊。”他也很差异的笑了一下“我以为你是香港的记者。”晕,不过,他的笑还真是好看。

后是宾哈姆,都说亨特是台坛小贝,我却觉得宾哈姆更帅一筹,合影时,他搂我搂的很紧,我竟然有点紧张,唉,丢人了丢人了。
再是戴维斯,这位最有风度的球手却因为一个尴尬的原因退赛,在询问他原因的时候,他虽然是三缄其口,但总是给我一个和蔼的笑容,像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长辈。
还有达赫迪、亨得利,他们接受采访时都是直视你的眼睛,我却有些不好意思的闪躲,唉,没出息。
丁俊晖最后夺冠,对于我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给了我一个发挥的空间,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报道,使我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而这个满脸痘痘的小孩,竟然有一次叫我“姐姐”。

噢,不能不说杨擎天,虽然早早淘汰,但闲聊之后才发现我们是老乡,而且他家和我家只隔了半条街道。
这个赛事于我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工作成绩,更在于认识了两个朋友,两个我很重视的朋友:赵锐和珍珍。
第一天结束后已是十一点了,我匆忙走到车站,自然没有公车了,于是准备打车,发现车牌下站着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男孩朝我笑了笑“你也是刚采访完?怎么走?”“打车。”“那一起吧。”其实,新闻发布会时我就注意到这个穿红色衣服的男孩,谁让他穿的那么醒目啊。此后几天,我们经常会一起写稿看球,突然间我很感激他,因为形单影只的我不会觉得孤单和无助。他应该是那种很聪明的男孩,知道和不同的女孩应该用怎样的方式交往,不过我愿意相信,他对我也会像是我对他那么真诚的。
而珍珍,是我在北京唯一一个可以说闺房密语的朋友了,不知道她考研成绩怎么样了,嗯,现在就发个短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