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子禅
(刊载于2012年1月《投资者报》)
http://s4/middle/6fe39dd7gbaed209f28c3&690
蒙着面纱的女人、穿着长袍的男人、沙漠中的黑白二色,这是许多人对伊斯兰人的模糊印象;《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神灯、飞翔的魔毯与华丽的宫殿似乎又是另一个伊斯兰;而9.11之后西方媒体渲染的伊斯兰则是一个让欧美人感到警觉和畏惧的世界。真实的伊斯兰文化是怎样的?简朴还是华丽?原始还是精妙?拘谨还是开放?
一个下午,我步入大都会博物馆的伊斯兰艺术馆。经过八年精心筹备,去年11月,“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伊朗、中亚和晚期南亚艺术展馆”在大都会博物馆重新开馆,展出了包括纺织品、玻璃制品、陶瓷、珠宝、盔甲、绘画、雕塑以及科学仪器等在内的1000多件艺术品,规模之大,引起艺术界、学术界和宗教群体的广泛关注,堪称中东以外最有影响的伊斯兰艺术大展。
开馆三个月以来,刚刚结束911十周年纪念日的美国公众对伊斯兰艺术的热情让人出乎意料。“参加伊斯兰艺术讲解的人是最多的,建议你要早一点去。”前台的咨询人员善意地提醒我。
融于生活的信仰与艺术
大都会博物馆的伊斯兰艺术展馆被外媒誉为“很有见地而思想深刻”,这从大都会博物馆对展馆的巧妙设计可窥一斑:整体布局以“关联与多样性”为主旨,按年代和地区排序,分为15个陈列室。从公元7-17世纪倭马亚王朝和阿玛斯王朝治下的伊朗,再到公元16—20世纪的南亚,纵贯整个伊斯兰世界,仿佛完成一次千年穿越。
步入主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乳白色的陶碗,碗口缀以阿拉伯书法铭文:“三思后行,方成完器”。这件10世纪诞生在伊朗尼沙布尔的作品,显示出中世纪阿拉伯人审美情趣中令人惊异的优雅。
http://s5/middle/6fe39dd7gbaed1c4b06d4&690
与这只陶碗类似,这里的大部分藏品是来自王室或民间的生活艺术品,而不是宗教艺术品。“这里的每一种艺术品在放到博物馆之前都是可以用可以摸的,这是和其他艺术品大不一样的地方。”52岁的讲解人凯蒂地指着一张华美的土耳其地毯对观众介绍道。
中世纪欧洲绘画作品常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常常倾其所有为佛像镀金,但是在伊斯兰艺术中,却很少见到神和先知的造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教义反对偶像崇拜,宗教仪式也极为简朴,清真寺往往只是贵格会(教友会)举办的场所,没有华丽的装饰和神像。不过,阿拉伯人却乐于通过华美的艺术在世俗生活中融入自己最虔诚的信仰。
因此,阿拉伯艺术家将才智集中在三种形式中:书法、植物纹样与抽象图形。其中,书法在伊斯兰艺术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对《古兰经》誊抄使书法成为敬事真主的手段。伊斯兰艺术部主管希拉.堪彼说:“阿拉伯书法主要用在金属制品或建筑物上,繁复的纹样常常用在纺织品和木制品上。伊斯兰皇室的用品体现着阿拉伯工艺的最高水平,所以无论观众是怎样的背景,都会被这些艺术品天生的效用和惊人的美丽所震撼。”
http://s3/small/6fe39dd7gbaed1b979c32&690
阿拉伯装饰风格:以下是应用在羊皮纸、陶瓷、木具和纺织品上的纹样,多为植物或抽象图案交织叠加而成,形成了精致繁复的阿拉伯装饰风格。
阿拉伯艺术对于图案的研究和使用到了极高的水准:密集的层次、繁盛的装饰、变化的节奏是其主要特征。阿拉伯装饰风格对世界其他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方“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抽象绘画中均不难发现伊斯兰艺术的痕迹;甚至中国唐代的陶艺也曾受到阿拉伯大写意画和图案画的影响。
当然,伊斯兰艺术也同样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阿拉伯帝国开疆辟土的过程中,伊斯兰文化曾经与闪族文化、希腊、拜占庭、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相融合。在13世纪后期的一个埃及瓶颈上,雕刻着中国风格的凤凰。而伊斯兰细密画与中国工笔画颇为神似。正如博物馆馆长托马斯.贝尔所说:“伊斯兰的艺术并非独立的艺术表现,经过数百年文化的影响和演变促进了地缘关系的交融。”
再现阿拉伯文化的深邃
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坎贝尔在开幕式上曾说,“西方社会一直用一种狭隘的眼光审视伊斯兰世界,在这里他们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认识,体会到伊斯兰传统文化的深刻与伟大”。
公元7世纪,穆哈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随后的500多年历史里,阿拉伯帝国从西亚“新月沃地”迅速扩张,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强盛的文明之一。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哲学和医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文明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阿拉伯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和炼金术,而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有留下。”(恩格斯)
在某种程度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部分再现了阿拉伯文明的盛景。
走进15世纪土耳其帝国展厅,立刻被奢华而逸然的红色所包围。在西班牙式装饰的高阔穹窿下,地面上铺着30英尺长的巨大红色地毯与墙面上的红色地毯交相辉映。而另一间华屋中的“国王的地毯”则是大都会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经属于俄罗斯彼得大帝。18世纪大马士革的客厅则全部用杨树木板搭建而成,墙面装饰以金箔和宝石,这不是模型,而确实是一座真实的大马士革一所私宅的会客厅,1930年代初从原住宅拆除,1934年运到纽约,1970年代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http://s12/middle/6fe39dd7gbaed222bfc8b&690
15世纪土耳其帝国展厅
http://s4/middle/6fe39dd7gbaed205c24b3&690
http://s3/middle/6fe39dd7gbaed1bc358b2&690
16世纪伊朗“国王的地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花了三年多时间来修复波斯织物中的精品——“国王的地毯”。由于破损,这件曾属于彼得大帝的珍品后仅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过两次。
大都会博物馆的另一“镇馆之宝”是16世纪萨非帝国的宫廷手稿《ShahTahmasp国王纪》。《国王纪》是波斯诗人Ferdowsi在11世纪初完成的6万字的长诗,也是文学史上最浩繁的史诗之一,描述了在阿拉伯人征服波斯之前的伊朗帝王的故事,历代有诸多版本的插图版本。萨非时期的插图版本是绘画水平最高的版本之一,用精密画形式细致生动地描画了宫廷生活,造型优美细腻,色彩雅致高贵。
http://s3/middle/6fe39dd7gbaed20b3d5d2&690
16世纪伊朗萨非王朝的Shah
Tahmasp《国王纪》其中一页
除了富丽堂皇的物质文明,阿拉伯人的传统还极为重视知识与艺术。伊斯兰人信奉先知穆罕默德的妙语:“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要用其中的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展出品包括占星罗盘、医学典籍、库法的《古兰经》抄本、圣杯、国际象棋棋盘等。仔细端详着这些展品,让人不由得被古代阿拉伯人的智慧深深吸引。
阿巴斯王朝曾经在巴格达建立“智慧之宫”,翻译和研究了大量文献,包括波斯、希腊、印度的书籍,以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通过拜占庭遗留的大量古典文献。希腊、罗马文明也因而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得以保存和流传。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学者布雷福特曾在著作中撰述,“没有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
“后9.11时代”的文明对话
当你从二楼伊斯兰艺术馆电梯直下大厅的时候,刚好看见底层一个关于9.11和平主题的纺织艺术展的海报,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宗教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历史。
9.11事件之后,西方社会充满了对伊斯兰世界的恐惧和猜疑。实际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伊斯兰人在血缘上与犹太人接近,都属于闪族人的后代。在11世纪罗马教廷十字军东征之前,伊斯兰教教义也是比较宽松和平等的。但是在随后几百年愈演愈烈的文明冲突之后,宗教、文化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敏感和复杂。
因此,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此时重开伊斯兰展馆,是一个颇有意味的文化事件,有媒体称这可能出于一些外交上的考量,与近几个月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当然,素以秉持艺术本质的大都会博物馆特地将展览定名为“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伊朗、中亚和晚期南亚艺术展馆”,用地缘名字来刻意地“去伊斯兰化”,也避免部分展品引起伊斯兰世界不必要的困扰。
为了庆祝伊斯兰馆的重新开馆,大都会博物馆从去年10月底开始组织了大量的文化活动:系列演讲与对话活动,艺术巡游讲解、伊斯兰主题音乐会与演出,阿拉伯与波斯诗歌朗诵会和读书会。在系列讲座中,最经常提及的词语是“跨文化艺术”(Art
crossing cultures), “东方与西方”(east and west)等等,标志着“文明的对话”成为主题。
对追求和平繁荣的人们来说,尽管不同文明之间的历史一直存在隔阂、冲突甚至战争,但值得庆幸的是,历史也一直是由妥协、和解与交融所筑就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此时此地隆重再现伊斯兰文化,用艺术的语言来传达文明之间的对话,无疑有着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正如阿拉伯诗人穆罕默德-达维希所说,“当野蛮、仇恨和战争的语言喧嚣于耳时,我们更需要另一种语言——诗的语言,以便加深我们对人性的感觉和意识,并让我们继续梦想自由与和平,信仰人类的共识。
http://s3/middle/6fe39dd7g7917b5f8c952&690
http://s1/middle/6fe39dd7gbaed1dfa1a80&690
展厅场景
http://s13/middle/6fe39dd7gbaed233eb8cc&690
珍贵的古本《古兰经》
http://s14/middle/6fe39dd7gbaed1f9b756d&690
18世纪印度绘画:《Maharana Ari
Singh国王与臣子在水上宫殿》
http://s15/middle/6fe39dd7g7917b65fc50e&690
18世纪印度绘画: 《猴王的葬礼》
http://s14/middle/6fe39dd7gbaed1df81c8d&690
18世纪印度绘制的“果蝠”,解剖细节精准。
http://s9/middle/6fe39dd7g7917b5d9f2d8&690 18世纪后期的软玉碗
http://s14/middle/6fe39dd7gbaed1bc3ff8d&690
16世纪中叶的土耳其军刀:钢锻造,嵌金。奥斯曼帝国巅峰时期,其版图包括希腊和巴尔干半岛、环黑海区、小亚细亚、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阿拉伯、埃及、和大部份的北非地区。
http://s2/small/6fe39dd7gbaed250297d1&690
http://s7/small/6fe39dd7gbaed27988ea6&690
伊斯兰不同地区和时期的陶具,图案风格差异很大,能看出受到来自世界不同文化的影响。
http://s9/middle/6fe39dd7gbaedce542838&690
大都会博物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