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好人 & 疯狂的石头 —— 重庆的故事

(2007-09-30 22:34:35)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聂子禅艺术研究工作室
最近调出《三峡好人》和《疯狂的石头》两部影片重看。
联想他们的重庆背景,觉得很有意义。
 
它们之间截然不同:
一个是重庆边缘的三峡库区,一个是重庆市中心的古寺。
一部沉郁,一部诙谐。一部凝涩,一部癫狂。
一部在沉郁中浮沉几许灰色幽默,一部在癫狂喜剧中透着生命苦涩。
一部惯用长镜头徐缓铺陈,人物的动作和对话也是凝滞断续的,好像一艘旧船在阴霾中缓缓驶过三峡;一部惯用富含节奏的短镜头和快速的平行蒙太奇,人物充满戏剧性地夸张和爆发,好像岩浆鲜辣淋漓。
一部在纪录一个即将在世纪性事件中死去的城市,每一个镜头不但在讲述故事,也似乎担负纪录的使命,充满了告别的气息。一部在快照时代的截面,映照出纷纷扰扰的城市微观图景和市井传奇的一瞬。
 
它们之间又有不少相似:
都充满小人物:《三峡好人》中的矿工、船夫、民工、小店主、破产厂厂长、码头混混、护士、爆发户;《疯狂的石头》中的保安、毛贼、棒棒、游戏厅小妹、小厂厂长、摄影混混。
都有外地人:《三峡好人》中分别寻妻和寻夫的山西人。《疯狂的石头》中山西、河南毛贼、香港大盗。
都沾染了重庆以及周边文化有关:江上袍哥的义气、诙谐、火爆、偏执、沉郁、乐观。
都有一种杂糅的快感:《三峡好人》中埋头打电子游戏的川剧演员,《疯狂的石头》里夹着时髦用语的贼老大。
 
以上的同与不同也许与重庆的城市特质密切相关。两部片子不约而同将拍摄的背景放在作为内陆西部城市典型代表的重庆,非常有趣。(介于我现在好困啊,打算明天再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