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2022-03-29 09:38:22)
标签:

扬州大明寺

栖灵塔

古塔

古建

历史

杂谈

分类: 华东古塔:苏浙沪皖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大明寺是扬州第一古寺,在江苏的古寺排行榜中可以名列前五,它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迄今已有15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下图为于瘦西湖拍摄的大明寺栖灵塔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古栖灵塔是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于大明寺内修建, 塔高九层,塔内供奉佛骨,谓之佛祖即在此处。本焚高僧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一代胜迹化为焦土。现栖灵塔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建。大明寺位于瘦西湖西北方向,下图为瘦西湖二十四桥附近拍摄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下图为去往瘦西湖,公路上拍摄的栖灵塔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栖灵塔唐代风格,塔身方形、平面为22米×22米,底层面积484平方米。九级佛塔置于2.50米高的承台之上,塔下设地宫4.00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木构楼阁式,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栖灵塔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平座与屋檐由斗拱支撑,出檐大而平,柱以腰鼓形,窗形直棂。塔高各层不一,第一层8.20米、第二层6.30米、第三层6.20米、第四层6.15米、第五层6.10米、第六层6.05米、第七层6.00米、第八层5.95米、第九层8.50米,塔尖10.55米,总高度为70.00米。蔚为壮观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塔院入口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甚快。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此塔后,曾在诗中赞叹道:“宝塔凌苍苍 ,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
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在登栖灵塔后,也有诗歌描述该塔。白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 ,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 ,上到栖灵第九层 ”。刘禹锡诗写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 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一代胜迹化为焦土。古往今来观光者无不感喟怅惘。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探亲”,谷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园选址重建栖灵塔并立奠基石。瑞祥法师圆寂后,能修法师主持大明寺工作。于1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
宋代宋庠于宝元年间(公元1038-公元1040年)任扬州知府,有《登大明寺塔》诗,写到自己带着病足攀登寺塔。可证栖灵塔在北宋时期是存在的。或为毁后重建。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当代修建的栖灵塔较为考究,底层台基、踏道的基面皆为花岗岩麻石。台基的压栏石、衬土石、角石、角柱、隔身板柱等石构件,皆安装严密,处置妥贴,尺寸标准,衔接得天衣无缝。踏道的阶石、副子石、衬土石、象眼石等构置精良、美观大方,与台基交圈,榫接得珠连璧合。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每一根建筑檩条都经过了精挑细选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赵朴初先生所提的匾额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七十多米高的栖灵塔铸铁塔刹直刺苍穹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栖灵遗址”牌坊建于寺前,以纪念古栖灵塔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扬州第一古寺,当之无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天下第五泉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网络上查来的中国十大名泉,扬州大明寺泉排名第七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大明寺还号称“淮东第一观”,道观? 何出此言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卧佛殿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大明寺曾是鉴真修行之所,所以修建了鉴真纪念馆。但把鉴真和关羽摆放在一起,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鉴真东渡时乘坐的木船,那个时候应该也属于航空母舰级别了吧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乾隆曾多次停留大明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热衷于题词的帝王在此留下了御碑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第五泉所在地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康熙皇帝也来过此地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鹤塚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印心石屋
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