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保单位南京城墙中华门杂谈 |
分类: 雄关长城 |

中H门是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下图为南门(编辑了若干遍,总显示敏感字,要崩了,只能大量去掉文字)

中H门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瓮城呈“目”字形结构

中H门始建于杨吴时期,明朝洪武二至八年(1369-1375年)在其基础上扩建,称聚宝门。1931年改名为中H门,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

下图为卫星图


中H门采用巨型花岗岩条石作为城门基础,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非常坚固。

去

二重

三重

各道门都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

下图为千斤闸闸槽

中H门还设有24座藏冰洞

最南侧的城门

下图为雕塑“朱昇献策”

藏冰洞

内部

由东侧马道登城

砌城墙所用的大块城墙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块重量15-20公斤不等,很多砖上都有制造者和监造者的姓名

据初步估算南经明城墙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在砖上留下姓名,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保证了城墙的高质量

去掉。

1931年,在东西两侧分别增辟中H东门和中华H门以满足车辆通行。下图为中H东门

中H东门内部城内部分

登上城门后,中H门外南侧的雨花台

城墙外大报恩寺遗址上修建的大报恩塔

城墙上的古代公防器械,下图为多发车弩,可一次性发射多支长箭,用于攻级骑兵和城堡


巨弩车,可以弹射巨箭或小石块攻击对方

前一篇:野三坡龙门天关,明清摩崖,上天沟
后一篇:青海海西州可鲁克湖、小柴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