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户外三媳妇山青龙泉普门寺圣水泉 |
分类: 行行摄摄 |
冬季数九第二天,阳光明媚,济南三媳妇山环穿,途经北道沟村、普门寺、三媳妇山、贾家庄村,行程约9公里。三媳妇山呈南北分布,海拔550多米,连绵几公里长,北起穆柯寨,南止杨家寨。其东面是笔架山,西面是小西天,三条山脉夹两条山沟并列分布,三媳妇山位居中间的山脉。下图右上角拐弯处为穆柯寨、左下角拐弯处为杨家寨、中间就是三媳妇山。登上穆柯寨后,就一直行走在山梁上,经过三媳妇山,从杨家寨下山

下图为本次穿越相关数据

三媳妇山在济南驴友中颇有名气,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婆婆牵着毛驴,带着两个儿媳上山打柴。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天旋地转,山崩地裂。刹那间,山洪将没来得及下山的娘仨及那头毛驴吞没。后来,洪水退去,山的顶部显出了三个人形石柱,人们传说那是婆妇仨人的变化,后被称之为“三媳妇山”。在三媳妇山的南侧,有一段山峰恰如驴的脖子,据说是那头毛驴变化的,人们称之为“驴脖子”。下图是从山脚拍摄的三媳妇山

经过北道沟村,在村头会看到一口古井,有光绪年间的碑刻

沿条石古道左拐上行,是本次环穿的一个景点--普门寺遗址

普门寺遗址,济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山门的两侧,是两棵直径约1米的古树,见证了几百年来古寺的兴衰

普门寺圣水泉,看周边井栏皆为古物,北邻不远有明代的碑刻。查相关资料,得知济南红叶谷景区内也有一处“圣水泉”,据说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需要知情者去伪存真

看古寺周围建筑群规模庞大,基本都已经被改为民宅,村民已经全部搬离,到处是断壁残垣

返回北道沟村,我们选择逆时针环穿,下图为山脚下拍摄的三媳妇山

柏树依旧郁郁葱葱,给冬日增加了不少绿意

前面这座山峰是起始处的山峰穆柯寨

穆柯寨山脚下,需要沿山脚逆时针绕行至山峰东侧的缓坡登顶

登顶后,北面是卧虎山水库,轻中度雾霾,能见度一般

三角形离山之石

行走于山梁之上,下图为穆柯寨山顶的建筑遗迹

山崖边拍摄南面诸峰

如果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山顶一定是郁郁葱葱,生命力旺盛的景色

星星点点的柏树点缀在山顶草丛间

南面的“崮”型地貌

贴近崖边拍摄
远处的杨家寨

三媳妇山以及远处的山峰,这里应该属于泰山余脉

山影重叠

山顶上路径比较 清晰

一座山峰扑面而来

下图右侧为三媳妇山西的小西天

三媳妇山

此处有几处小的看点,也算是比较出彩

飞来石

下图山峰与武夷山玉女峰有几分神似,右下角是飞来石

下图就是传说的三媳妇山,三媳妇山是大自然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蚀而形成的自然景观,石柱上被刻满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纹理,以其沧桑、凄凉之美而令人震撼。下图自左至右应该依次是婆婆、驴脖子、大媳妇

二媳妇、三媳妇

由儿媳妇岩石上的孔洞拍摄西面的小西天

自二媳妇、三媳妇岩石脚下仰拍

驴脖子和婆婆

驴脖子

驴脖子可以登顶

二儿媳、三儿媳背向而立,眺望远方

从这个角度,感觉又像依偎而立,互诉衷肠

这里崖壁陡峭,山石嶙峋,姿态各异的三个独立人型石柱,又亭亭玉立,栩栩如生

继续前行,会看到一处已经洞穿山顶的崖体

拍摄西面山峰

下行

下图左侧石柱可以登临

继续前行,向北拍摄三媳妇山

已经到达杨家寨

由杨家寨东南侧山体的裂缝下山

下山途中拍摄的三媳妇山


山坡上,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


杨家寨

东侧的笔架山

小门牙景区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青龙泉

前一篇:冬游奇峡谷,赏瀑全胜峡
后一篇:山西阳城海会寺双塔(国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