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2020-06-11 05:09:45)
标签:

风景名胜

国保单位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行行摄摄
1、昭化古城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昭化古城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古葭萌关所在地,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其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下图为在昭化古城城西10公里牛头山山顶拍摄的昭化古城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葭萌关,古关名,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关城今已荡然无存。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葭萌关一带古往今来发生过很多重大战役,最早是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的秦蜀之战,魏蜀时期"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之战,使葭萌关名闻遐迩。现昭化古城北门上仍有“葭萌关”三字(首图)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民风古朴典雅,疫情尚未结束,古城内难得的清爽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东门拱极门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南门瞻凤门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大坝的右侧是嘉陵江,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城墙上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城墙外侧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2、天雄关
天雄关的原名叫天信关,是传送天子与边关之间信件往来的一个必经路口。它是中国古代成都通往西安的古驿道上一处极为重要的驿站。天雄关遗址距昭化古城西7.5公里,牛头山腰。车停山脚下,顺古蜀道攀登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昭化县志》载:"葭萌治地四面环山,三面临水,以天雄关为屏障,则上接朝天声势联络,下接剑阁首尾呼应……关之地势雄险而扼秦蜀古道要冲,峰连玉垒,地抱锦城,襟剑阁而带葭萌,距嘉陵江而枕清水,诚天设之雄也。宋、元改修驿道时于牛头山北麓设关,因名天难关"。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关上原建关羽庙。清乾隆三十五年,邑今吴廷相修新亭其上;乾隆五十九年,署令朱泰菇重修天雄关殿阁一幢。至今关隘及碑碣犹存。另有一棵2.4米为圆的古柏,挺拔苍翠,雄居隘口。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3、剑门关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对三国文化有一些了解的人一定知道剑门关,剑门关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和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剑门蜀道历史悠久,肇始于西周,它是先秦古蜀道-金牛道的核心价值地段,历史跨越3000余年。至今仍遗存有众多的古桥梁、古建筑、古碑刻、古寺庙、古城址、行道树等大量珍贵文物,是迄今为止古代中国交通道路史上开辟最早、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人工古驿道。下图为猫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剑门关的荣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地质公园,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国家地理》四川最美100个拍摄点,被誉为"世界陆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茅以升先生称其为"古代著名的土木工程"。下图为关外拍摄的剑门关关城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剑门关是成都的北大门,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大小小几百次战役,但从未被攻破!剑门关三国文化积淀深厚,三国蜀相诸葛亮,依仗大、小剑山之险,在大剑山中断处,立石为门,修阁道三十里,始称“剑阁”。剑阁因此成为三国文化的一个凝聚点,三国文化则成了剑阁历史文化的润瓶美酒,久久泛香。下图为关城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诸葛亮妙算于斯,姜维魂归于斯,钟会被拒于斯,邓艾梦断于斯,各路英豪出没于斯......英雄们的丰功伟绩飘荡萦绕于这古阁栈道,他们的争争铁骨凝成这巍巍剑门,如铜墙铁壁,似钢刃之剑。这里有五丁打开蜀门的印痕,这里有孔明建关设尉的遗址,这里有李白的“蜀道难”,这里有陆游的“消魂诗”;这里有刘皇叔的开国志,这里有唐明皇的逃亡泪,这里有因贪金牛而失蜀土的耻辱,这里有保汉室而成石胄的荣耀。下图为关内拍摄的剑门关关城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登楼而望,秦岭逶迤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4、峨眉山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下图为于峨眉金顶拍摄西北方向的绵绵雪山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蜀山之王贡嘎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我猜这个是瓦屋山,度一下瓦屋山:由于地质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从任何角度望去,此山整体上都状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山顶平台约11平方公里,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最高海拔2830米,高出内蒙古"桌子山"681米,被有关地质专家认定为中国最高、最大的"方山"。清代何绍基称之为"坦荡高原",而在民间则有"人间天台"之说。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峨眉山荣誉: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云海乍现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云海升腾,蔚为壮观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金顶和普贤圣像同框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舍身崖处的云海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普贤圣像和远处的雪山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山坡上杜鹃花开的正艳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难得的美景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金顶广场,见过这么清爽的峨眉山吗?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国保单位万年寺未开放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双桥清音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5、乐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乐山,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部分摩崖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庄严肃穆的乐山大佛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巨大的佛耳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大佛前小广场拍摄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栈道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全国重点唐大灵宝塔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6、三星堆博物馆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下图是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青铜大立人造型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青铜神树2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宽1.38米的青铜面具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眼球突出的青铜面具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侧面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闻名遐迩的几千年前的方向盘--太阳轮(图腾)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金翅鸟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7、宽窄巷子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中国特色商业街,成都市以宽窄巷子和锦里为著名,打卡之地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8、青城山
号称“西蜀第一山”,与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到了成都,“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是必须的流程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其实这里除了空气质量之外,自然风景一般般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山上主要古建筑也因疫情未开放---门票价格未变---减量不减价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天下第五名山”,不知前四个如何排列?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9、都江堰
比起青城山,都江堰可看性多了许多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都江堰荣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汉代李冰造像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宝瓶口,人工开凿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起到“节制闸”的作用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飞沙堰,起到排沙的作用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离堆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鱼嘴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自然河道人工闸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花洲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返程中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巍峨胸围的秦岭山脉
孟夏陕川行四川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朝圣五台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