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圆塔孤例--泛舟禅师塔(国五)

标签:
国保单位古建山西古塔泛舟禅师塔大唐古塔 |
分类: 华北古塔:晋蒙 |

泛舟禅师塔,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西北寺北村报国寺遗址上,创建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是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阁式唐代砖塔,全国名塔之一,圆形唐塔的典型实例、孤例。国五单位,下图为国保碑

泛舟禅师塔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历史,该塔为泛舟禅师的灵骨宝塔。是唐代报国寺的主要建筑之一。报国寺遗址,寺宇早毁,泛舟禅师古塔独存。泛舟为唐代报国寺禅师,圆寂后筑塔祀之。下图为省保碑

公元2014年进行了重修

泛舟禅师塔构造奇特,高约10米,构造平面为正圆形,立面为塔顶、塔身、塔基三部分。每部分高度约总体三分之一,比例匀称,圆形美观,历史及艺术价值极高。

塔基为圆筒形,砖砌成,台上为须弥座,束腰与上下枭之间刻莲叶尖形,并装饰菱形花样

圆形的塔身,周围用方形砖柱分作八间,南面开一小门,门槛、立颊、门额全为石雕

塔身之上,先用砖雕成菱角牙子装饰一周,再用十二层砖叠涩出挑超出塔身作塔檐

两层山花蕉叶与覆钵之上为宝珠塔刹,造形古朴典雅

塔檐及塔刹部分

塔刹特写

这座单层圆体砖塔,为我国唐塔造型中仅存的孤例。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都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其构思独特,堪称古代建筑之精品

塔身南面开一小门

塔侧镶有塔铭,记述泛舟生平及其建塔经过

塔基部分

塔侧

细节


塔身正北面嵌有高1米,宽0.73米的"安邑县报国寺故大德泛舟禅师塔"塔铭一方,据塔铭记载,泛舟禅师塔为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节度使曲环建造

西南侧拍


塔身西侧塔门

看门大爷搬来木梯,允许我们登塔参观,万分感谢

塔室内泛舟禅师像

塔室为六角形小室,顶部为叠涩式藻井

局部后加木柱支撑

正中有0.4米的小孔,直通上室

建造人曲环:泛舟禅师塔建于唐长庆二年(822)。据塔之石刻记载,唐代安邑人曲环,勇武从戎,屡立战功,官至检校尚书。为积阴德,他返回故乡在此买地20余亩,建造了15000平方米的报国寺,并请来法号为“泛舟禅师”的和尚做寺院住持,且与之结为知己之友,常下棋至深夜。由于曲环家离寺院较远,于下棋访友诸多不便,曲环便在寺院北边建造别墅。泛舟禅师是唐高宗李治的孙子,于唐长庆二年(822)亡故。为了纪念这位好友,曲环在泛舟禅师安葬的墓地上,招来能工巧匠,建造了这座端庄秀丽的墓塔。曲环晚年后告老还乡,就在此地安家落户,后发展为村庄,即今天的寺北曲村。

泛舟禅师:
前一篇:华夏始祖--运城舜帝陵庙(国六)
后一篇:永济万固寺多宝佛塔(国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