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三龙壁(观音堂国七)

标签:
大同古迹历史龙壁旅游文保单位杂谈 |
分类: 名胜古迹 |

大同三龙壁是辽代始建的观音堂山门前的照壁,此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双面琉璃龙壁

有公交车可以直达

三龙壁从建造风格看,为明代遗物,壁长12米、高6米、厚1.2米,由须弥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

壁身两面各有三条高三米的黄色琉璃巨龙,邀游在蓝色的天空和青绿色的江涛海浪之中。龙壁北面的三条龙,镶有火珠,南面三条则无。南北两面的中心一龙,头皆置上,呈行龙状,两侧的龙头也置于上部,呈飞腾状。
下图为南面中间之龙

左侧之龙

右侧之龙

龙一

龙二

龙三

波浪


须弥座下层是二狮相争图;中层是奔马、麒麟等,此层中间还有一长约1米的黑色琉璃花卉图案;上层是行龙,呈二龙戏珠状。每层雕兽间均以竹柱相隔联。

须弥座局部一

须弥座局部二

须弥座局部三


壁顶局部一

壁顶局部二

壁顶侧面,西侧是皓月当空

北侧面龙一

北侧面龙二

北侧面龙三

北侧面局部

须弥座侧部


壁身东侧面,旭日东升。和市内九龙壁寓意相同

东侧面局部

东侧面壁顶

始建于辽代的观音堂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保碑

见过像下图这样抠抠补补的文保碑吗?


观音堂免门票,山门紧锁,可由东侧绕行至东门进入,右侧是三真殿,左侧是观音堂。以下三图为三真殿



以下三图为观音堂,堂前置抱厦



康熙年的修路碑记


观音堂由山门向后由低到高,错落有致

可以直达观音堂的公交照片

此组照片拍摄于2015年12月25日,观闭,去往大同站,返程


左侧之龙

右侧之龙

龙一

龙二

龙三

波浪

壁座以镌饰花纹的青石为础,础上筑须弥座,座间束腰有三层琉璃兽

须弥座下层是二狮相争图;中层是奔马、麒麟等,此层中间还有一长约1米的黑色琉璃花卉图案;上层是行龙,呈二龙戏珠状。每层雕兽间均以竹柱相隔联。

须弥座局部一

须弥座局部二

须弥座局部三

龙壁顶部的四周有四十组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承托着五脊琉璃瓦顶、脊兽、龙吻,造型优美,色泽艳丽

壁顶局部一

壁顶局部二

壁顶侧面,西侧是皓月当空

三龙壁北侧面,均有火珠,组成“戏珠”图案

北侧面龙一

北侧面龙二

北侧面龙三

北侧面局部

须弥座侧部

壁座中层中间长约1米的黑色琉璃花卉图案

壁身东侧面,旭日东升。和市内九龙壁寓意相同

东侧面局部

东侧面壁顶

始建于辽代的观音堂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保碑

见过像下图这样抠抠补补的文保碑吗?


观音堂始建于辽代。曾毁于兵火。
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现存的建筑系顺治8年(公元1651年),在旧址重建,屡加修蕞至今。

观音堂免门票,山门紧锁,可由东侧绕行至东门进入,右侧是三真殿,左侧是观音堂。以下三图为三真殿



以下三图为观音堂,堂前置抱厦



康熙年的修路碑记


观音堂由山门向后由低到高,错落有致

可以直达观音堂的公交照片

此组照片拍摄于2015年12月25日,观闭,去往大同站,返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