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国都--统万城遗址(国保)
(2018-05-30 18:37:43)
标签:
名胜古迹统万城赫连城国保单位匈奴都城 |
分类: 名胜古迹 |
统万城应该是1号寻访的重点,它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 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代奢延城改筑而成(据《水经注》记载,统万城是在西汉奢延城基础上或其近旁建造起来的。可由城内出土的两方汉印--《驸马都尉》和《西部尉印》得到证明。奢延城的规模布局现已无从考据)
统万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故又称为赫连城。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统万城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2年统万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统万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统万城的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下图为统万城卫星图,可以看到统万城南依无定河,为其第一道天然屏障
统万城东城遗留痕迹很少,主要遗址在西城,西城为当时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下图为西城卫星图,主要建筑遗址位于西南角和西北角
下图为统万城长图,最左侧为西城西南角楼,保存状况最佳
我们的行走路线是由西城西南角楼起始向东,沿西城逆时针绕行一圈,下图为角楼东侧观
角楼及东侧突出的马面,墩台保存较好
统万城全部为夯土建筑,仅余巨大的墩台
角楼
资料: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据《魏书·铁弗刘虎传》、《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等记载,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明曰“统万”。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统万城的营建历时六年之久。统万城建成后,曾由秘书监胡义周执笔作赞文一篇,赞文中说建好的统万城是“高隅隐曰,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此时的统万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统万城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统万城达到空前繁荣,请注意红色文字
“矛不能破盾,是为矛不够锋利;盾不能阻矛,是为盾不够坚固”,拿这种矛盾理论筑墙,工匠们焉有不死之理!
统万城荒废多年,文保部门接手后,经过了加固处理
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现在看来仍高达巍峨,不失其雄伟之气
历史的长河滚滚不息,史载: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魏军攻克统万城,公元431年魏灭大夏。公元433年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保存的还相当完整。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为朔方郡治所。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朔方郡将梁师都反叛,据统万城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唐军平定梁师都,以其地复为夏州,统万城为夏州治所。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夏州为朔方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为夏州。五代时期,夏州为党项族李氏割据,其间也经有战乱,但统万城在军事及交通上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割夏州,其后,宋与西夏互为攻占。公元994年(淳化五年),宋军攻占夏州,宋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圮于此时。据遗存现状及史料记载推测,这一阶段统万城应无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形制、规模仍基本保持了大夏国都时的景况,下图为淹没于荒草中的统万城城墙
城内中部稍偏西南,有一座土墩,高约10米,久经风雨剥蚀,形状已不规则,但板筑仍很清楚。每层厚0.16米,自下至上,有椽孔成方形;大小不一。每孔平行距离约2米,上下每隔板筑2l层,即有椽孔一排,见下图
前一篇:陕西横山龙凤山庙、千年柳林
后一篇:陕西定边鼓楼(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