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2015-10-29 07:17:25)
标签:

历史

国保单位

内乡县衙

古建

古代衙署

杂谈

分类: 名胜古迹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中国古代官衙四级机构由上到下一次是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霍州署、内乡县衙。前三座衙署本人均已经到访,所以这次两湖豫北之行我一定要把内乡县衙安排到行程内,也算是一个大满贯吧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内乡县衙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称,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内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县地古属郦地,春秋为邑,秦代设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为菊潭县,后几经更名,到公元956年定名为内乡县。曾造就和培育了春秋政治家暨被中外经济学家奉为“千秋商祖”的范蠡、明代政治家柴升、清代理学家王检心等历史文化名人,是“中国楹联文化县”。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大门 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菊潭,郦都是指古代内乡,天、地、柱指天子、百姓、地方官)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进入大门后,长长的甬道通向仪门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甬道两侧靠墙处的拴马桩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仪门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处照壁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公生明”坊,许多衙门机构都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拴马桩上的石狮形态各异,很是生动有趣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正堂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这是真正的县太爷生堂的所在了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爱民若子”,希望我朝官老爷也能做到如此境界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执法如山”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正堂梁架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琴治堂(二堂)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二堂和三堂之间有一株元代桂花树,高约9米,金桂,很妖艳的香气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元代金桂旁,另有一株南天竹,四季常青。两株树放到一起,取个谐音,有个说法的,记不清了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三堂内展示的物品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两侧的配房和围墙之间的空地,难得的清净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后花园,谁知道这两快椭圆形的石球有何用???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状纸吧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荣誉榜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邓窑瓷片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节假日的表演项目,好像是科举考试吧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河南内乡县衙(国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