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建历史崇圣寺三塔古塔国保单位 |
分类: 西南古塔:渝川贵滇藏 |

↓云南不但自然风景秀美、神奇,更拥有千年的历史,《天龙八部》里提到的大理国令人神往。大理崇圣寺三塔更可以说是大理古国的名片了。至于修建三塔的原因,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镇水之用。下图为“三塔倒影”。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东对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古塔组成,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大理国国王崇尚佛教,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崇圣寺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但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仅三塔独存。现崇圣寺为本世纪零零年代复建,虽为仿古建筑,倒也气势恢宏,下图为仿故宫太和殿建的崇圣寺大雄宝殿,背后苍山的云海似梦似幻

↓三塔的始建年代,历来记载不一,大体上有:①唐贞观(627至649年)尉迟敬德造;②唐开元元年(713)恭韬、徽义造;③南诏王劝丰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唐太和七年至开成五年,833至840)圣僧李贤者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启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至848)博士徐正等造。根据内地同类古塔的建筑年代,云南应稍晚,再与原崇圣寺和中塔内的有关文物及记载相参证,中塔似应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824至859年在位)最为可能,而两小塔则较中塔为晚,至迟。建于大理国初期,即先建中塔,尔后再增建两小塔。

↓三塔中建的最早的是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背西面东偏南,平面方形中空,迭涩密檐十六层砖塔,共16层,轮廓端庄素雅,外观和西安小雁塔、登封永泰寺塔、洛阳白马寺塔同一类形。下图为从塔影公园看大塔

↓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下图为由塔影公园看到的小塔之一

↓大塔小塔交相辉映

↓站在小塔平台上看大塔

↓大塔千寻塔身高59.4米(台基上皮至塔顶铁圈盘上皮),两层台基高3米,总高62.4米,包括塔刹通高69.13米。

↓千寻塔侧面观



塔身细部



↓塔刹为00年代修复时所加

↓站在南塔台基上看北塔及千寻塔
前一篇:昆明滇池、石林
后一篇:二游草原天路,醉赏坝上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