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建国保单位造像石窟文化 |
分类: 桥梁石刻 |

巩义石窟寺背依邙山,面临洛河,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公元471—499年),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

巩义石窟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一个石窟。初建寺称“希玄寺”,唐初改称“净土寺”,宋代改称石窟寺。198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巩义石窟寺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石窟寺依山开凿五窟,下图为第五窟,未开放。

第五窟内的飞天造像

金刚护法

石窟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或者一佛二菩萨等内容,外壁为平民供养,均刻有供养人姓名以及开凿时间






第四窟
第四窟的“帝后礼佛图”
人物造型独具匠心,前呼后拥的礼佛仪仗队中供养人大腹便便,相貌森严,侍从瘦小低微,比主像小三分之一。仪仗队中有的为帝后携提衣裙,有的执扇撑伞,有的手捧祭器,浩浩荡荡地簇拥帝后进香礼佛,表现了皇室宗教活动的盛大场面。
前一篇:安阳林州大峡谷
后一篇: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石雕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