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南古塔白马塔广唐寺塔国七单位古塔 |
分类: 华中古塔:豫鄂湘 |

白马塔坐落在河南省延津县西北塔铺村原广唐寺内,为新晋国七单位。由新乡市新长大道东行约30KM南行进入塔铺村,路左侧(东)即是。下图即为管理处大门,平常是开放的,因为放假的原因,看门人不知去往何处

只能先隔着围墙凑合拍几张。白马塔始建年月无考,据其建筑结构与风格判断,不早于宋代。据当地群众传说,该塔修至八层,因水患停工,塔顶至今未封。延津县有两座古塔,一是位于延津县城内的大觉寺万寿塔,二是位于石婆固乡塔铺村的广唐寺白马塔。县城内营建古塔,这不足为奇。令人称奇、令人不解的是,石婆固乡塔铺村这样一座普普通通的村庄,何以出现广唐寺白马塔这样一座气势非凡的古塔呢?一般来说,有塔必有寺。白马塔所属的广唐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天监丁酉年(公元517年),而延津县县城内的大觉寺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至755年),就时间来说,广唐寺比延津县县城内的大觉寺早了225年。据史料记载,延津县早在周朝被称为“廪延邑”,其治所为“塔儿店”,即塔埔;秦朝时设“酸枣县”,治所“惠安镇”即在白马塔所在地塔埔。至金朝泰和年间(公元1201年至1208年),县(此时已改称延津县)治所移于“延州店”,即今原阳县延州村。由此可见,从秦朝到金朝,塔埔(惠安镇)曾作为酸枣(延津)县治所长达1000多年。

资料载:现存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修广唐寺塔记碑》载有:“广唐寺创于古酸邑,及黾迁通郭,居人列寺之东向,及以塔名铺”。明代诗人越应扬题《广唐古塔》诗一首“灵鹫连峰出化城,法云空寂念无生。兹航肯度诸方便,一拯民穷即大乘”。

白马塔为六角形阁楼式砖塔,其外部轮廓,因三层以上逐层明显收缩,故稍呈抛物线型。各层飞檐均用青砖雕花叠涩砌成,上面为花檐,下面砖雕斗拱及仿椽头,各层高度不一。第二层最矮,无窗门,其余各层每层有窗门两个。塔高30.06米,底部直径10米,造型古朴。塔内有斜形梯道与螺旋梯道交替连接以达塔顶。第六层内有佛龛一个,但佛像早已不存在。

1955年,延津县始设塔埔乡(2005年并入石婆固乡),广唐寺改建为学校,电影《一九四二》的延津籍著名作家刘震云就毕业于这所学校。
不能得门而入,我们只能围着白马塔转,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看下图的坡道,站在制高点拍
后来进入学校院内
前一篇:新乡市大观圣作之碑
后一篇:中国的斜塔——原阳玲珑塔(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