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岳飞庙(国保)
标签:
历史岳飞庙国保单位杂谈 |
分类: 名胜古迹 |

岳飞庙主要为纪念岳飞而建立的庙宇,河南开封朱仙镇和安阳汤阴各有一处。
安阳汤阴岳飞故里“宋岳忠武王庙”,原名精忠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时间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历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进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间
。其内含丰富,殿堂雄伟,碑碣林立。

1963年12月,岳飞庙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后,经全面整修后重新开放。如今的岳飞庙建筑精湛,碑碣林立。2001年6月25日,汤阴岳飞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岳飞庙导游图

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建于明正德七年(1521年),是一座卯榫结构的木制牌楼。它飞檐尖耸,形如群雁比翼,建造精美,气势雄伟壮观。由于排列紧凑,吻合严密,虽然通体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却历经近500年的震灾水患,仍巍然屹立。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祐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为明万历年间彰德府推宫张应登所题。

雄师

门两侧琉璃青龙蟠壁

施全祠,施全原为殿司小军官,对秦桧主降误国,诬害岳飞极为愤恨。在岳飞遇害八年后的1150年,藏于桥下刺杀秦桧,行刺未成被捕。施全面对秦桧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被磔刑处死。后人建祠以资纪念。

施全祠下的五跪像分别为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此五人因残害岳飞而成为世人唾弃的千古罪人。
山门,三开间,楹联“孤愤书两表墨迹犹在,报国秉一心浩气长存”、“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分别由魏传统、魏巍所书。

山门两侧的扇形侧门


民国年间的碑刻


此御碑原在正殿前方的神道上的御碑亭内,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秋,清高宗弘历巡视嵩山返京路过汤阴岳飞庙,在拜谒岳飞后,由衷地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加以赞颂。按理,碑亭不应建在神道正中,但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所以破例。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的1915年,人们把乾隆诗碑移到了山门外的东侧。

乾隆老儿御笔

侧拍山门,山门上悬“浩然正气”、“精忠报国”、“庙食千秋”三块巨匾,分别为楚图南、舒同、肖劳题书。

仪门前两侧高大的碑墙



乾隆年间的御碑亭,御碑已转移





现在的贪官们应该把以下两句当做座右铭,比什么八荣八耻、三个代表朴实、实用得多



正殿面阔五间18.30米。进深三间11.60米,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体态稳重,气势恢宏,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

“百战神威”为清帝光绪所提



“忠灵未泯”为太后慈禧所题。




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坐像两侧镶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四周墙上,悬挂着国内现代著名书画家颂扬岳飞的书画墨宝

二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