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卢龙永平府城墙、卢龙天主堂

标签:
河北省保永平府城墙卢龙天主堂旅游 |
分类: 名胜古迹 |
↓卢龙老县城为当年蓟东重镇永平府所在地,当年的城墙基本是以陀罗尼经幢为中心,陀罗尼经幢所在的位置应为当年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的交叉点,这四条主干道的顶端应为当年东南西北四城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墙城门已经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束缚,所以基本被我朝拆除殆尽。现遗留下来的是小南门,西门,小西门,因为事先功课做得不够仔细,小西门被我们四人所遗漏。下图为南门外侧,只有有城门的这一小段城墙尚存,不知以前南门是不是有瓮城存在。沿这条街一直北行就是老城正中心的陀罗尼经幢了
↓南门门洞内壁
↓南门门洞内侧
↓从南街看南门
↓离开经幢,一直西行,就是西城门,西城门目前仍保留有西城门、瓮城及两侧的城墙,相对完整
↓西城门内壁的城砖
↓不止是一层,也许是不同年代修复是叠加的
↓石质门闸槽道,令我想起了小说里的猛人,我托住,你们进···最后还是以身殉职
↓西城门门洞城墙很厚,这是由门洞看内城
↓进入瓮城,这是从瓮城看西城门
↓由瓮城看西城城门,注意看顶部的两根石柱,当为固定门闸之用
↓瓮城内城的顶门杠凹槽
↓另一侧凹槽
↓下图是从瓮城城门看西城门,两个城门并没有设计成直线型,对冲车类攻击城门的攻城武器是很好的防范办法!从城墙城门设计可见永平府当年在战略中的重要位置
↓瓮城城门,那个“望京”二字为今人所做。大家注意看门两侧两块铁皮下面的缺失的两块,原来此处有条石两块,上有浮雕,不知现在身在何处?也许已经被盗
↓2008年的省保碑
↓三碑共存
↓看看浮雕条石被取走后留下的孔洞,痕迹还很新,被盗的可能性较大,利欲熏心的盗贼啊
↓好吧,看看此处原来的条石吧
↓瓮城城门全景
↓瓮城城门南侧的一段城墙
↓瓮城城门北段的城墙,沟已经挖出,可能要修缮了
↓一般情况下,城门为现代交通的瓶颈,会严重影响机动车同行,所以城市改造会首先被拆除,想不到西城门和瓮城门都能保留下来,难能可贵,估计和县城东移,城市发展中心改变有关
↓西城门,转了一圈没找到登墙的路径,有点遗憾
↓西城门固定门闸的石柱
↓西城门外侧的蹲狮
↓从瓮城城门看城门外,当年能够承担漕运的护城河现在早已枯竭,被改造为农田
————————————————————————————————————————————————
↓游完古城墙,去往下一处参观点,永平天主堂。向当地人打听会说,“不远,拐弯就是”,其实步行的话得需要至少20分钟吧,令我们叫苦不迭。途中会发现这所学校,“教孩子六年,替孩子想六十年”,这个口号我们大家都很感兴趣
↓自清末天主教传入中国,在唐山地区发展迅速,因当时主教府设在永平府(今卢龙县),所以唐山教区原称为永平教区。关于永平教区的历史记载行当多,总之一句话:永平天主堂曾经地位很重要、规模很大、建筑很华丽。主要建筑有圣母无染原罪天主堂、主教公署、小修院、仁爱修女会会院、男女私立小学各一所、育婴院一所、诊所一处、礼堂一所,共计建房200间。主教座堂和大部分建筑文革期间被拆毁,在主堂原址建了政府大礼堂,2005年落实教产归还唐山教区,教区对主堂进行了改造。下图为改造后的主堂大门,已非为原物
↓七八十年代建造的礼堂大家见过吧,外观能被改造成这样着实不易
↓从礼堂的侧面还是能看出原我政府礼堂的身影,主堂外能看到原礼堂的地基,可见礼堂比原教堂规模缩小
↓内部的修道院建筑
↓这些蓝色的支架仍无清末原物
↓修道院为四合院式建筑,所有建筑均为木地板,地板下是地窖,连在一起
↓大礼堂拆了,位于教区西南角的小礼堂因曾被做为ZF会堂,所以还健在
↓小礼堂内部,新中国曾做为会场使用
↓当年神父、教员净手的大理石盆
↓彩花玻璃
↓这些绿色的油漆下面曾经有宗教彩绘的
↓小礼堂都是原物
↓地板是原物
↓木地板下面就是地窖
↓小会堂屋顶
↓由南向北拍的小礼堂
↓小礼堂屋顶
↓修道院的外墙
↓下图为修道院前门,据一位世袭(主教或者神父吧)的小哥介绍,当年神父曾被红XB吊到这棵树上殴打,而神父始终是一声不吭,想象一下,这种血腥行为令我辈咗舌
↓教会东原有教众的墓地,WG被平,碑刻被毁,有两处幸存的墓碑被移至教会南门附近
↓屋顶的类似石棉网样的建筑材料也是想当年从欧洲运来的
↓此处是小礼拜堂的外墙
↓南门
↓入口
↓南门两侧的走廊
↓就这位小哥,很热情的带着我们参观,不厌其烦的介绍曾经的历史
↓外墙
↓小哥给我们开门进入主堂,下图为主堂内部
↓主堂堂顶
↓小哥特地把灯光打开
↓小哥给我们四人留影
游完卢龙,回到停车处,送辽塔、小赵去汽车站。卢龙火车站路远,我们时间又紧,未能送他们过去,深表歉意。在互致问候和祝福中,我和邵老师驱车赶往下一个看点——景忠山